![]()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生豬生產發展形勢
(一)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降,生豬產能恢復緩慢。
廣東省養豬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生豬出欄3531.94萬頭,同比下降3.59%,年末生豬存欄2076.05萬頭,同比下降2.8%,能繁母豬存欄220.34萬頭,同比下降1.85%,比2013年下降13.1%。
肇慶市2016年生豬出欄407萬頭,同比下降2.8%,能繁母豬存欄18.7萬頭,同比下降1.8%;清遠市2016年生豬出欄210.15萬頭,同比下降2.44%,能繁母豬存欄量14.01萬頭,同比下降1.48%。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3年的下降,對生豬的生產和供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減緩了生豬產能的恢復速度,廣東省2015年、2016年生豬出欄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生豬養殖規?;潭扔兴岣?,散養戶逐步退出。
散養戶因為資金、豬場管理技術、飼料原料采購等方面沒有優勢,養殖成本較高,在盈利水平較好的時候難以迅速擴大生產,在豬價低迷的時候又容易虧損,不得不逐步退出市場;而規模養殖場資金雄厚,飼料、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盈利水平比散養戶高,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強,近年來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均呈現上升的趨勢。
年份
家數
生豬出欄量
(萬頭)
散戶出欄量占比
2014年
81203
167.3
39.7%
2015年
68451
147
35%
2016年
57215
126.9
32%
注:肇慶市近三年年出欄500頭以下散養戶家數和出欄量
(三)養殖戶生產相對理性,豬群結構相對穩定。
生豬出欄價格經過近2年的上漲和調整,現在豬價仍然相對較高,養殖利潤較為可觀,但是部分養殖戶擔心“豬周期”的到來,生豬出欄價格出現下跌,因而養殖戶補欄相對理性,沒有盲目進行補欄。
目前仔豬價格偏高,如果采取購買仔豬飼養,利潤空間較小,甚至出現負利潤情況,為了達到節省成本,擴大利潤空間的目的,自繁自養成為了當前多數生豬養殖場的主要方式。
廉江恒豐豬場反映,該養殖場總存欄量約2萬余頭,其中肉豬存欄量約3500頭,占比約17.5%;能繁母豬2160頭(經產2000頭,后備160頭),占比約10.8%;仔豬約14400頭,占比約71.7%;月均出欄量約為3000頭,今年以來豬群結構基本穩定。雷州綠科生豬養殖合作社(中規模)反映,該養殖場目前肉豬存欄量1400余頭,經產母豬230頭,后備母豬40頭,30斤以下仔豬700頭,近期豬群結構也基本穩定。
二、2017年以來生豬價格運行情況及后期預測
(一)生豬價格及養殖收益運行情況。
在市場消費需求的拉動下,今年1月份生豬出欄價格出現上漲,月平均出欄價格為8.85元/500g,春節過后消費需求減少,生豬出欄價格逐漸回落。春節后生豬價格持續下降,而玉米價格卻處于在較低的水平運行,使得均豬糧比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3月份月平均豬糧比為8.53:1,處于藍色輕度上漲區域,在盈虧平衡點之上,養殖戶都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
惠州市調查問卷顯示,調查戶3月份出欄的生豬平均每頭總成本(含仔豬成本、飼料成本、人工防疫等其他成本)在1600元左右,比2016年同期下降約10%的成本,特別是飼料成本,下降1-2成,而出欄豬每頭收入約1900元,盈利在300元左右。
(二)2017年后期生豬價格趨勢預測。
從調查情況看,預計生豬出欄價格二季度不會出現2016年快速上漲的局面,可能在8元/500g左右震蕩,下半年8、9月份可能出現最高點,最高可能在9元/500g左右。主要依據:
一是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7年2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627萬頭,環比下跌0.5%,同比下跌1.6%,由于生豬的生產周期較長,能繁母豬持續的下跌,將在較長的時間內影響生豬的供應,生豬供應偏緊的局面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二是廣東省公布的《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生豬養殖場的搬遷和關閉,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廣東生豬產能的恢復速度;
三是養殖戶看好10月份國慶、中秋的節日消費需求和四季度肉類消費旺季的生豬價格預期,從生豬的生產周期來看,養殖戶在8-9月份可能會出現惜售的現象,生豬供應會有所減少,推動生豬出欄價格上漲;
四是受我國玉米庫存高、供應寬松的影響,飼料成本總體下降,減輕了養殖戶的成本壓力,使得養殖戶的盈利空間擴大,利潤普遍較高,壓縮了生豬出欄價格的上漲空間。
三、禁養限養及環保政策對生豬市場的影響
2015年12月,廣東公布了《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珠三角區域提前1年完成。
據統計,至2016年8月,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已全部劃定了禁養區,關閉和搬遷養豬場約2.5萬個,涉及存欄量315萬頭。
江門市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理禁養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其中開平市納入禁養區清理關閉的養殖場共1665家,目前已簽訂拆除或關閉協議1588家,已全面完成拆除或關閉1529家;肇慶市截止至2016年3月23日,禁養區內應清理畜禽養殖場總數為1007家,已關閉或搬遷生豬養殖場925家,涉及受影響搬遷或處理的生豬約54.3萬頭;湛江市2016年共清理禁養區內生豬養殖場(戶)1328家,涉及生豬7.99萬頭;惠州市2015年共清理關閉禁養區養豬場2103家,涉及生豬45.96萬頭,2016年共清理關閉禁養區畜禽養殖場563家,涉及生豬8.76萬頭,實現禁養區“零養殖”。
在環保政策的壓力下,生豬養殖業持續調整,主要影響有:
一是搬遷或關閉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場,在短期內,減少了肉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影響生豬的供應;
二是在禁養限養區內的部分小規模及散養戶等產能低下或環評沒達標的養殖場陸續被淘汰,有利于生豬產業的結構調整,促進生豬養殖行業規?;潭鹊奶岣?;
三是環保壓力的增加,促使養殖場加大對環保設施的投入,提高了生豬的養殖成本,同時增加了新建養殖場的成本,提高進入生豬養殖行業門檻,使得行業外資本更加理性地投資生豬養殖行業,有利于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生豬養殖用地比較困難。
規?;i養殖對土地需求較高,對環境影響明顯,由于環評壓力越來越大,對養殖場選址及污染物處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各地政府要求養殖場往遠離水源及村莊地區轉移,在部分村莊地區由于土地屬于集體所有,使用土地必須全體村民同意,少數村民持有不同意見則難以實施,造成養殖場選地用地比較困難。
(二)生豬保險機制有待完善。
雖然養殖戶都有意愿參與生豬保險,提高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但由于肉豬保險政策目前還不夠完善,養殖戶普遍認為投保目前的肉豬保險不劃算,因而投保意愿不強。
(三)“豬周期”導致養殖戶信心不足。
生豬散養戶占生豬養殖總量比重仍然較大,由于缺乏準確的行情信息,容易出現價高加快補欄,價低集中出欄現象,造成生豬價格大幅波動。雖然目前生豬養殖利潤仍然可觀,由于養殖戶防范市場風險能力較低,對補欄保持比較謹慎的態度。
(四)屠宰行業布局和結構不太合理。
部分屠宰企業設置規劃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生豬定點屠宰場主要在城區及縣區中心附近,邊遠地區屠宰點分布較少,而冷鏈配送設備相對落后,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五、意見建議
(一)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綠色養豬模式。
政府可通過各項政策支持鼓勵循環經濟綠色養殖生豬模式,使養殖場通過合理規劃,將糞便、廢水等進行綜合循環利用,在生豬生產中有機結合養豬業、種植業以及其它養殖業,在生豬生產過程中貫穿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使經濟、生態和社會效應和諧統一,不僅有利于消除消費者對生豬食品安全的顧慮,更重要的是解決了生豬養殖產生的糞便、廢水等污染問題,同時也節約了資源,實現養豬業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推進生豬養殖業集約化和標準化生產。
繼續發揮龍頭企業和標準化示范場的競爭優勢和示范帶動作用,鼓勵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采取“公司+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戶發展畜牧業。鼓勵規模養殖場戶與大中型超市、屠宰加工企業建立直接的產銷對接關系,推廣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直供直銷等新型畜產品流通方式,提高經營效益。
(三)合理規劃生豬養殖規?;?、標準化生產用地。
生豬規?;B殖是生豬生產的發展趨勢,生豬養殖用地一直都是養殖戶關心的問題。政府應在考慮環保、交通運輸及生態等方面基礎上,合理規劃規?;?、標準化生豬養殖場用地,并指導和規范養殖場建立相應的環保標準設施,努力將生豬養殖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四)健全生豬市場信息發布體系,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加強對生豬生產、價格等數據信息的發布,改變信息服務“對上不對下”的局面,強化面向生產者特別是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信息服務。通過發布引導生產的先行指標,提前預警市場風險,促進生產穩定發展。加強以生產信息為核心的生豬信息采集體系建設,從生產源頭掌握生豬生產動態,兼顧飼料生產與價格、生豬疫情、屠宰情況、豬肉價格、進出口等方面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五)強化生豬疫病防控工作。
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做好生豬防疫宣傳和指導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方針,實施分病種、分區域、分階段的動物疫病防治策略,特別是對“秋冬”“冬春”季節交替時,指導各生豬養殖戶做好養殖場衛生和疫苗接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養殖戶養殖風險。
(六)建立科學合理的生豬養殖保險機制。
生豬養殖保險是保障生豬生產、穩定生豬市場價格的重要舉措。生豬養殖保險要調動養殖戶投保積極性,降低生豬養殖風險,就要合理評估生豬養殖死亡率的因素,確保在風險發生時期養殖戶不至于大面積虧損,同時也要確定合理的保險費率,保證保險企業的利益。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推動生豬養殖保險的落地生根。
健胃催肥王!省時省力、養豬、雞賺錢就是這么容易. 訂購熱線:138 -3800-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