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導讀
肢蹄問題已成為現代化豬場淘汰種豬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些發達國家,種豬年淘汰率在30%-40%,其中近1/3是由于豬蹄或腿部出現問題,而國內豬場豬蹄病問題也很嚴重,因該病被淘汰的種豬占淘汰數的80%左右。
白線邊緣出現裂縫。
隨著豬場對生產成績要求的不斷提高,母豬和種豬面臨高強度的生產壓力使得肢蹄問題日益突出。據記者了解,豬場因發生豬蹄病而被淘汰的種豬占淘汰數的80%左右。往往發現明顯的肢蹄問題時,病情已經比較嚴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最終以淘汰告終。這嚴重影響了母豬使用胎次和種豬的使用年限。
肢蹄病發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外因和內因兩大類。外因主要由于欄舍設計不合理、打斗、刮擦等造成的外傷或口蹄疫病毒水泡破裂,繼發感染引起蹄部潰爛或關節腫脹。內因包括高產母豬鈣流失嚴重、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品種差異等。但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可以通過精細化飼喂、提高管理水平來解決。
肢蹄病早發現主要靠細致觀察、科學評估
據廣州市畜寶動物營養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浩杰介紹,觀測肢蹄病主要是通過豬的步態和姿勢來判定,配種后到了定位欄基本就很難有機會觀察到母豬的運動情況,因此從選擇后備母豬留種開始就要考察肢蹄的健康狀況。
后備母豬大欄飼養比較多,個別豬有肢蹄問題的話它會隱藏,這也是動物天性避免暴露自己的弱點。但是這種偽裝堅持時間不長,如果技術員停留3-5分鐘,認真觀察才可能發現問題。
另外觀察方法和技巧也很重要。定位欄母豬一有人來就站起來,看不到蹄底的情況。產房母豬要么站著吃料喝水,要么就是躺著喂奶,腳都是往后的,因此要從后面去觀察。李浩杰同時提醒到,統計豬場的肢蹄狀況要講群體性,個別豬不小心刮傷了腳也很正常,處理方法要具體分析。
保持干燥,減少肢蹄外傷
順鑫農業小店原種豬場張茂告訴記者,豬肢蹄病常見于懷孕舍妊娠母豬、公豬還有育肥豬的后期,尤其是母豬。他認為造成肢蹄病的原因,第一是營養問題,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第二是圈舍的地面,尤其新建豬場地面有問題;第三跟氣候有關系,季節和濕度;第四跟品種有關系,長白、皮特蘭這些豬種容易發生肢蹄??;第五跟飼養管理有關系,打架或者受到外傷。另外,還有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水腫以及放線桿菌引起的放線菌腫、口蹄疫水泡等疾病引起的肢蹄病。
腿部損傷,磨損發炎。
肢蹄病發生癥狀很明顯的情況下治療是很困難的,主要是在預防,肢蹄病嚴重情況下只能淘汰。他建議管理方面避免外傷,產床設備及時維修,對容易損傷肢蹄的部分加以保護。也可以增加豬的運動量,趕到活動場運動。
導致豬肢蹄病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豬舍的濕度問題,據卡美農業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磊介紹,傳統上尤其是南方地區習慣用水沖圈,欄舍濕度非常高,容易誘發肢蹄問題。豬舍提供的設備和環境,細節方面還需要繼續改善,比如漏縫地板等。以丹系豬為例,肢蹄相對其他品系要細,丹麥豬場漏縫地板的漏縫寬度基本在1.8-2.0cm,但中國豬場的漏縫地板縫隙寬度普遍在2.5cm以上。使用這樣的地板飼養丹系豬的話,肢蹄問題無法避免。
添加微量元素,提高蹄匣質量
營養問題,是導致肢蹄病的最重要因素。據介紹,母豬的蹄部結構由很多小管組成,小管被角質細胞包圍。蹄趾越堅硬表明角質細胞生成的越好。當營養缺乏時,角質細胞的增殖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炎癥,炎癥介質會抑制角質形成細胞的增殖,形成惡性循環。行業普遍認為,適量添加有機礦物質、維生素和鈣會對改善種豬肢蹄問題提供幫助。
李浩杰告訴記者,現在許多豬場喜歡給母豬喂牧草等青料,其中的草酸和植酸等也會拮抗一些微量元素,他建議給母豬飼喂青儲飼料的豬場更應該重視肢蹄問題。
豬場肢蹄病有一個規律就是秋冬季節裂蹄比較多,很多人就認為這是由于氣候變化原因造成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根據國外的研究表明,冬季裂蹄增多根源是夏季母豬采食量不足,營養缺乏造成的,到了冬天質量差的蹄匣剛好長到蹄底了,也就表現出來肢蹄的問題。李浩杰提醒如果豬場冬天大面積發生裂蹄,豬場應該反思夏天的營養缺失問題。
另外,楊磊提醒母豬哺乳過程會動用大量的體儲尤其是鈣進入乳汁,而在中國的飼養模式里,斷奶后的母豬會小群飼養在一起給予適量的運動,混群引發適應性應激可能會發生一些打斗,流失大量鈣的母豬更容易受傷引發肢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