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乳豬拉稀,是乳仔豬最為常見且嚴重影響成活率及后續生長速度的重要消化道疾病。乳仔豬拉稀原因太多,依靠一兩個高科技產品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只有從營養、品種、防疫、環境、管理等方面系統地、全方位地采取措施才有效。本文從系統控制的角度提出了25個對策,供大家參考。仔豬的生理特點是“三差一快”,即保溫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免疫能力差、生長發育很快(1月齡體重已達初生重的6倍以上)。產房保溫不良、衛生條件差、母豬奶水差、母豬奶頭不潔、營養不良、氣候突變(忽冷忽熱)、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等均可引起拉稀。
我們的養豬技術在不斷進步,卻感覺豬越來越難養。在這里我想和廣大的養豬人分享一位福建養豬朋友的話,“養豬人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導者,其他任何人永遠是輔助者,永遠也不可能主宰或超越養豬人自己。”
養豬是一個系統工程,并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么簡單。養好豬,要靠一群聽話的人:養賺錢的豬,要靠一群說到又能做到的人。對于養豬人來講,現在學習的機會太多了,但是請不要忘了,養好豬,不在于你參加了多少次的學習,而在于你領悟了多少并做好了多少。
一、做好計劃防疫,注重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締造群體抵抗力作為養豬企業,一切效益源自健康。
在仔豬拉稀的預防上,一定要確保有效做好豬瘟、口蹄疫、偽狂犬、支原體、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的預防。豬瘟、口蹄疫、偽狂犬是基礎的基礎,其他的疫苗如藍耳病、豬副嗜血桿菌、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大腸桿菌、紅痢等根據本場的情況合理選擇就可以了,不必強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二、正確投資品種,選購健康種豬
首先,作為一個養豬場,要給自己明確地定位,是做苗豬還是育肥豬,是做種豬還是商品豬,是做土雜優質豬還是良種瘦肉豬,不要盲目投資品種,要正確選擇品種。
其次,要選擇健康的種豬。很多豬場引種就看種豬場的規模、品種等,甚至就看人際關系,但是忽視了種豬的健康標準。選擇了種豬場和品種后,最好再了解一下該場已售出的種豬生產水平怎么樣,有沒有什么隱性疾病?因為買種豬實質就是買健康和繁殖力。最后,確定一頭種豬要還是不要,關鍵是要看腹股溝淋巴結正常與否,皮膚毛孔有沒有出血?正常的才能要,至少說明該個體基本沒有問題,購買回來后也基本不會出什么大的問題。
三、設施保障,溫濕度在控制范圍內
一個成功的養豬企業,必須擁有較好的產房及與其相配套的保育房。這里說的設施保障,主要講四個方面:
(1)產房和保育舍的大小要合理,必須滿足全進全出的需求;
(2)糞尿清理要方便,不得有死角;
(3)環境溫度在20-30℃之間并且可以控制,15日齡內乳豬保溫區在25~35℃之間且可控。根據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在60%-75%之間調節。過濕過干對乳仔豬都不利;
(4)在滿足溫度需求的前提下,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四、正確消毒,有效消毒
消毒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強調的,但關鍵是如何做到正確消毒、有效消毒。消毒的功用實際是對環境污染后的一種補救措施,而其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確保有效。
正確的消毒行為是“一清二洗三消毒”,也就是通過對糞尿的清理和污染物的沖洗,把99.9%的有害污物去除之后再進行消毒才是正確的。否則不管你選擇什么樣的消毒劑,也不管其滲透力有多強,或者頻繁地更換消毒藥物,都是錯誤的、無效的行為。
有效的消毒是指正確地選擇消毒劑,合理稀釋比例,并把藥液霧化后噴在空氣中、豬的體表及建筑物表面。但干粉消毒劑的使用方法不同。
帶豬消毒時每平方米豬舍至少有150ml以上消毒液。
在寒冷季節,產房和保育舍最好選擇干粉消毒劑,保證空氣濕度合理和降低應激。
采取先給料、后消毒的方法,可以比較好地避免消毒給豬帶來的應激。
五、正確選擇和使用母豬飼料
母豬至少需要3種飼料才能滿足生產需要:
(1)哺乳母豬料,懷孕l2周后到斷奶后配種結束前使用;(2)妊娠母豬料,配種結束開始到懷孕12周期間使用;(3)后備母豬培育飼料,60kg到初次配種期間使用。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要確保母豬能正常生產,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母豬飼料營養水平可以低一些,但是一定要選擇最好的原料。很多豬場因為買到不好的玉米、麥麩,就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來補救,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