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疥癬是由疥螨科的疥癬蟲潛伏于皮膚內所引起的慢性外寄主蟲病.其重要的臨床癥狀是搔癢,引起皮膚發生紅點、膿皰、結痂、龜裂等。
一、流行特點
初期皮膚出現小的紅斑丘疹。表現劇癢,在護欄、墻壁等處擦癢,患部摩擦而出血,被毛脫落
本病多發生于陰濕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在飼養密度大、擁擠和衛生條件不良的豬場發病特別嚴重。各種年齡、性別、品種的豬只均可發生。注意鑒別診斷:本病易與滲出性皮炎混淆,最明顯的鑒別是疥癬表現劇癢。
二、臨床癥狀:
初期皮膚出現小的紅斑丘疹。大腿內側較為嚴重
秋末冬初致冬末春初最易發病。初期皮膚出現小的紅斑丘疹。四肢內側較為嚴重。導致皮膚發炎發癢,常見落屑、患部摩擦而出血,脫毛。皮膚呈污灰白色,干枯,增厚,粗糙有皺紋或龜裂,失去彈性,有痂皮。劇癢,常在墻壁、護欄等處摩擦止癢。如不及時治療,病豬生長停滯,休息不充分,精神萎靡,日漸消瘦,皮膚破壞嚴重時,可引起內毒素中毒死亡。角化過度性螨病病變主要見于成年豬。
三、防治
1、預防:①、從產房抓起,對產房消毒的同時,也要用殺蟲藥物對產房進行處理。②、保持豬清潔干燥,勤換墊草,圈內地面和墻壁用1%敵百蟲溶液噴灑。③、待產母豬用藥治療后再移入分娩舍。④、對斷奶仔豬必須進行預防性用藥。⑤、新引進豬只必須經過用藥治療后進場。⑥、種豬群(種公豬、種母豬)一年兩次防治。
2、治療:阿維菌素、伊維菌素拌料間隔7天一次,連用3次。用精制敵百蟲配成0。5%的水溶液,洗擦患部或噴灑豬體,5天后再治一次。同時再用敵百蟲溶液對圈舍(墻壁、地面用具等)噴霧,前2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一次。連用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