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要正確使用原料
1.正確添加植物油:在蛋雞飼料中添加植物油一定要適量,否則會影響蛋雞的增重和產蛋率。
2.禁用滅蠅胺:夏季到了,很多養殖場戶為了消滅蚊蠅,在蛋雞飼料中添加滅蠅胺是錯誤的。研究指出,在多起長期或慢性毒理研究中,滅蠅胺又稱環丙氨嗪,能夠導致動物的乳房腫瘤,其代謝產物三聚氰胺能夠引起膀胱腫瘤,而且,環丙氨嗪和三聚氰胺都會在蛋雞中殘留,影響食品安全。正確的方法是使用活菌微生態制劑,效果更明顯,避免使用烘干的死菌的產品,增加了成本還見不到效果。
3.正確使用酶制劑:如植酸酶的活性各公司控制的不一樣,有的酶制劑不穩定,會使飼料中磷超標,造成蛋殼質量下降。這種現象目前很普遍,應引起重視。
二、使用高質量的飼料
用高質量的飼料,是蛋雞生產性能潛力發揮的必需條件,可延長蛋雞的產蛋期,從72周齡延長至100周齡,72周產蛋數可明顯增加,死淘率降低,小于8%,飼料利用率提高2.3~2.2:1。
國際上推薦的營養標準為:普通蛋雞海蘭褐在產蛋高峰期,每天攝入17克粗蛋白(16.5%),代謝能2778~2867千焦/公斤,鈣4克(3.88%),有效磷0.44克(0.43%),蛋氨酸0.448克(0.43%)。
國內標準為:代謝能2700千焦/公斤,粗蛋白16.5%,鈣3.5%,蛋氨酸0.37%。當然沒必要太過準確,因為原料較難把握。
設計日糧時,要以可消化氨基酸為依據,因為蛋雞需要的不是蛋白質而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日糧中部分氨基酸(通常10%~15%)不能消化,而是隨糞便排出,比如大豆粕蛋氨酸消化率為91%,肉骨粉中蛋氨酸消化率為85%,棉籽粕中蛋氨酸消化率為72%。
產蛋期的飼料要按蛋雞采食量科學配比,采食量受蛋雞體重、日齡、產蛋率、蛋重、環境溫度、飼料的質地等因素影響,要綜合考慮。比如增加蛋重,可通過增加開產體重,提高蛋白質或單個氨基酸含量(蛋氨酸常用來改變蛋重),適量添加脂肪或油脂等方式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