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筆者是從事蛋雞養殖多年的一線飼養員,有過成功有過失敗,無論成功與失敗均與管理有關。
管理是什么?筆者認為,管理是合理約束,是維護和維持正常的秩序和機能應當遵循的規則。
我們明白了管理的意義,就要積極的運用好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做到科學有序的管理,來保證養殖獲得最高效益。筆者認為基本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宏觀管理,二是微觀管理。
1、宏觀管理
宏觀管理是從實際入手,又可分為兩方面:一是硬件管理,具體是指設施設備、硬性指標要合理到位;二是軟件管理,這個工作涉及的方面要多一點。
宏觀管理在實際生產中的具體體現:
(1)溫度管理:保持雞所需要的最適宜的溫度13℃~25℃。雛雞需要的溫度是先高后低,第1周為了保證雛雞體內的卵黃充分吸收,溫度要稍高一點,保持在36℃為宜。以雛雞不張嘴呼吸為準。溫度的突然變化會給雞群帶來應激而引起發病,怎樣保持雞群需要的溫度,就是實際管理的問題。
(2)濕度管理:濕度一般保持在40%~70%為宜,濕度過低表示空氣干燥,這樣雞群呼吸道失水過多,空氣中懸浮物質增多,會引發呼吸道疾病。濕度過高危害會更大,會給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創造有利條件,可能引發腸道疾病、雞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3)密度管理:隨著養殖數量的不斷增加和雞體積、體重的增長,養殖密度越來越大,環境發生了變化,給雞群帶來的應激逐漸增多,會影響雞的體質,出現亞健康狀態,發病的機率也就會大大增加,所以及時把密度調整好是極其重要的。
(4)通風管理:要想有好的生產環境,首先就要有好的空氣質量??諝饫镉泻ξ镔|的增加同樣會引起雞只體質的下降,會增加感染發病的機率,感染源不斷疫病就不易治愈。這就需要加強通風。怎樣通風?會不會通風,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需要根據雞舍的構造、空間的大小來控制通風量,既不能使舍內溫度發生大的變化,又要考慮空氣質量,這有個問題要說,為什么呼吸道病到了夏季會很少發生了呢?一方面可能與紫外線強能大量殺死病原微生物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通風量加大有很大關系。只有了解通風的管理宗旨,實際操作就可以靈活機動了。
(5)飼料管理:飼料講求的是營養與吸收,要求營養平衡,維生素、氨基酸、各種微量元素、蛋白、能量、還有鈣磷比例都要要平衡,這些是雞只生產、生長所必須的條件。再就是飼料的吸收,吸收的好,浪費的就少,產生的效益就高。各種飼料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良莠不一,給大家的選擇帶來了困惑,需要根據自己的鑒別能力和自己的經營思想來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飼料品種,有益于腸道吸收的生態飼料應該是首選,這種飼料吸收好效益高,可以保護腸道提高免疫力。
(6)飲水管理:盡可能的給雞只飲用中性的深井新水,淺井水含鹽堿、含氟比較高,飲用后會造成輕度鹽中毒,出現腹瀉,糞便比較稀薄。飲用水放置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夏季,水里面的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很快,容易造成腹瀉,產生腸道疾病,影響飼料的吸收利用。
(7)光照時間的管理:蛋雛雞前3d,需要24h光照,以后每天減少1~2h直到自然光照即可;青年雞光照時間一般不超過10h為宜,光照時間過長,會造成蛋雞過早成熟,體質沒有完全發育好,體重不夠,這樣所產的蛋重小,小蛋時間長,效益低、停產早,而且還容易出現脫肛現象;產蛋后的光照時間一般14h為宜,后期400d以后,可以逐漸延長到16h,但是,在夏季天氣炎熱時最好在夜間1~2點補光1h,這樣會減少夜間猝死和癱雞現象的發生,減少夏季的死淘率。肉雞則需要24h光照直至出欄。
(8)免疫管理:就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把疫苗做好,滴鼻點眼一定要到位;飲水免疫要提前4h斷水,疫苗要保證2h內飲完;注射免疫,水劑要肌肉注射;油苗的最佳注射方法是皮下或淺層肌肉注射,這樣才能減少應激;刺種免疫一定要避開血管,一定要造成開放性的傷口;氣霧免疫一定要在雞只集中的情況下或在密閉的空間里來完成,只有用正確的方式,才能保證有好的免疫效果。
2、微觀管理
這種管理方式比較抽象和復雜,筆者認為,人的思想意識、空氣、病毒、細菌等是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我們能真切的感受到這些物質的存在。譬如:我們做的疫苗,只能看到載體卻看不到病毒個體的存在,但是免疫效果是明顯的;發炎的傷口,我們只能見到傷口紅腫,卻看不到細菌的存在,但是這些事物我們都能感受的到,所以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自己去觀察、思考,憑借著自己的感覺去分析發現問題,去正確的處理這些問題,只有你的思想警惕、經驗豐富、方法得當、能力強大,就能懂得管理,有所作為。
管理是養雞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效益的重要環節,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大量細致的工作,精準的操作管理,希望廣大養殖朋友們能長期不懈的抓好管理,以求得到最大、最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