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霉菌毒素的危害
1、霉菌毒素攻擊肝臟
肝臟內有許多分解酶,能將匯集肝臟中的霉菌毒素破壞或分解成毒性小或較易排出體外的水溶性物質,達到解毒的目的。但高量的霉菌毒素對肝臟是一種負擔,且霉菌毒素(黃曲毒素AFL、嘔吐毒素DON)主要攻擊肝細胞的線粒體,導致肝細胞靜止死亡;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肝硬化導致肝衰竭。當肝功能下降時則會引發全面的生理問題:消化酶合成減少、食欲減退、飼料效率差、產能低下、影響血液代謝活力下降、黃疸、內臟出血;血漿蛋白形成減少,導致藥效差、組織水腫、乳房水腫;當肝臟解毒功能差時合成分解毒素的酵素也減少,導致對藥物的毒性殘余物質不容易分解代謝掉,因此藥物對肝腎的傷害加劇,進而導致肝中毒、細胞的修補能力下降、疾病愈后差、疫病不斷、尿酸合成增加、環境氨氣濃度增加。
2、霉菌毒素攻擊消化道
當霉菌毒素(新月毒素群T2,嘔吐毒素DON)進入豬腸道后會刺激腸道黏膜引起發炎,并發生類似緊迫反應的癥狀:食用嘔吐毒素后40分鐘就會產生下痢或嘔吐等現象,在仔豬時期對產能的影響很大,例如一些仔豬出生以后出現的早發型下痢問題;其誘發的緊迫反應后續導致的生理現象:肝功能下降、腎臟負擔大、表皮組織受損、對其他毒素耐抗性下降、胃酸分泌增加、表皮細胞受損、嘔吐、胃腸免疫保護下降、誘發消化道感染癥、霉菌毒素再次攻擊消化道(新月毒素群T2,嘔吐毒素DON),仔豬在初期需要營養及母豬初乳免疫的轉移,但在這時期的下痢、吸收不良及厭食對仔豬造成的傷害及后續產能的影響是很大的。
3、攻擊腎臟細胞及近曲小管
霉菌毒素(赭曲毒素OTA)會抑制尿酸排出,因此導致尿酸鹽沉濁、腎腫大、腎纖維化及其他毒物無法排出,使毒素毒性增加,藥物副作用又再次加大。
二、不同階段豬只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癥狀
1、仔豬:中毒的仔豬常呈急性發作,出現中樞神經癥狀,頭彎向一側,頭頂豬欄,數天內死亡。
2、生長育成豬:病程較長,一般體溫正常,初期食欲減退,后期食欲廢絕,腹痛,嘔吐、下痢或便秘,糞便中夾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亂。豬的面部、耳、四肢內側和腹部皮膚出現紅斑及出現黃疸、貧血等癥狀,飼料轉化率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由于霉菌毒素能對豬的免疫系統造成損害,使豬群出現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體的危害。最近國外的科研機構還發現,霉菌毒素是引起豬群發生皮炎腎病綜合征的主要病因。
3、母豬:母豬霉菌毒素特別是黃曲霉毒素中毒時皮膚黃疸,四肢乏力,體溫正常,糞便干燥,直腸出血,尿液顏色加深,甚至呈濃茶色(血紅蛋白尿)。
(1)懷孕母豬:表現為死胎、木乃伊、流產或新生仔豬死亡率上升,以及產后發情不正常;
(2)青年母豬:飼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豬陰門紅腫,子宮體積和重量增加,表現發情或臨產癥狀;
(3)哺乳期母豬:表現為逐漸的拒食,表現持續發情或發情周期延長,影響哺乳期乳豬成活率;
(4)當飼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過5ppm時,母豬會出現直腸和陰道脫出的現象。
三、預防和治療
1、預防:主要是采購原料時要注意把握,不要貪圖便宜購買劣質飼料及原材料,特別是發霉的飼料。平常在飼料中加入保肝護腎的中藥,如茵陳蒿散等,定期預防。
2、治療:發現本病后應立即停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用新鮮、含維生素豐富的飼料。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強心等措施。應用復合氨基酸多種維生素、葡萄糖、保肝護腎的中藥、制霉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