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中醫以五行定性,寒與熱都是偏離正常狀態的癥狀表現。寒熱本身并不能相調,相對應,需要寒以溫補,熱以涼調。早期脾虛導致胃寒癥---脾陽虛證是指脾陽虛衰,失于溫運,陰寒內生所表現的虛寒證候。又稱“脾虛寒證”、“中焦虛寒證”。本證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來,多因飼料因素或者因寒涼藥物損傷脾陽,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中醫是側重證候特點的動態醫學,是調整機體臟器機能平衡的本質運用。首先從雞腺胃炎的證候分析來說,它會使雞出現扎毛擠堆(發冷)、厭食、腹瀉、生長停滯,初期腺胃壁水腫等癥狀。這是由于寒重而傷陽,出現四肢厥冷,扎毛擠堆;由于寒濕困脾而脾氣虛弱,至運化無權而厭食過料;由于脾失健運而水濕難下,出現腺胃壁水腫。在疾病的中后期出現其它臟器的病變。表現癥狀的是肝和肺。因為脾氣虛弱而出現肝氣的相對亢盛,從而進一步的出現木乘土的結果之脾陽損傷、命門火衰、火不生土、又因為脾氣的虛弱也導致了肺氣的虛衰,出現母病及子的順傳現象,三者歸脾,造成脾陽虛。
發病特點
1、發病時間有規律性,每年兩次,早春和盛夏,東北地區入秋后時有發生。
2、近兩年白羽肉雞發病率較高,且明顯高于黃羽肉雞和蛋雞的發病率,種雞少發生。
病理變化
1、羽毛粗亂、“飛機”翅膀,主羽斷裂;
2、采食、飲水急劇下降;
3、消瘦貧血、體型小,體重比正常輕50%以上;
4、排白色、黃色、紅色糞便、未消化飼料便;
5、癖實癥、專挑粉料吃、甩出顆粒;
發病誘因
1、開口藥物選擇不合理的多種抗生素連用;
2、環境應激:早期雞舍溫度過高、舍內濕度過大;
3、營養因素:飼料中鹽分過高,導致雞群飲水量偏高;
4、飼料中大原料霉菌含量偏高
5、育雛期間飲用水溫度比舍溫低于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