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了解豬場情況:
豬瘟帶毒情況調查:
臨床癥狀:妊娠期間流產胎兒數量,母豬分娩時的弱仔、死胎和畸形胎數量;哺乳階段出現神經震顫、運動障礙、抽搐等豬只數量;保育及育肥階段豬便秘、腹瀉交替出現,腹下、耳和四肢內側等少毛部位出血、發紺。
檢測對象:全群
檢測方案:每個群體抽檢5個樣品;公豬、后備母豬、經產母豬、懷孕母豬、仔豬、斷奶仔豬、育肥豬。
2、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方案
抗體陽性率小于100%,合格率低于80%。
安排二次免疫,免疫是在前一次免疫后6周進行二免,免疫6周后再檢測豬瘟抗體,若抗體陽性率和合格率沒有提升,分別按群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抗體陽性率大于100%,合格率大于80%。
直接進入第4個階段
3、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案
對于檢測結果要進行科學的評估,針對出現的不同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母豬方案:淘汰隱性帶毒豬,抗體陽性率達90%。
結果分析:抗體陽性率小于85%,補免豬瘟疫苗,4-6周后采血重新檢測。如果補免后抗體沒有得到提升。選擇使用年限長的豬或繁殖性能不好的豬進行抗原檢測,如果檢測為陽性,則進行淘汰(及時淘汰帶毒豬)。如果抗體檢測中有過高的抗體值和較多過低的抗體值,又有臨床癥狀,可在第一次抗體檢測后直接進行抗原檢測,為陽性者直接淘汰。
注意要點:懷孕早期豬瘟抗體檢測不合格者,可以補免疫苗,懷孕后期不建議補免疫苗,可以在小豬出生時施行超前免疫。
商品豬方案:摸索首免、二免日齡。
檢測時間:3周、4周、5周、6周(最佳時機準備首免時)。
檢測數量:10%比例抽檢。
檢測項目:豬瘟抗體。
結果分析:若約60%的仔豬抗體阻斷率低50%,則此時首免正當時,免疫日齡無需調整;若超過70%的仔豬抗體阻斷率低于50%,則此時首免過晚,需根據具體情況前移;若低于50%的仔豬抗體阻斷率低于50%,則此時首免過早,需根據具體情況后推。
二免日齡:一免后30-35 天后。
三免日齡:160-170公斤時。
4、定期監測,穩定控制
合格標準:母豬群抗體合格率在90%以上;每年兩次定期監測;
嚴格控制后備母豬:后備母豬入群前進行豬瘟抗體的檢測,不合格者進行免疫,只有抗體合格者才能配種。
母豬和公豬:出現繁殖障礙時,采血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淘汰;
免疫方案:母豬一年普免3次,仔豬根據母源抗體衰退規律確定首免、二免時間。此時母豬的豬瘟免疫是分娩后免疫,產房的仔豬不進行豬瘟的超免。
5、加強飼養管理
種豬群要嚴格地實行分群隔離飼養,“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專人負責不準串舍。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驅蟲、定期殺蟲、定期滅鼠等各項工作,為豬群提供一個優良的飼養環境。
6、 種豬的凈化
(1)種公豬與生產母豬群的凈化:豬群強化免疫接種后,檢測免疫抗體,篩選出豬瘟抗體過高與過低的種豬評估后做病毒抗原檢查,可采用合并血液的方法進行豬瘟病毒抗原檢測,凡檢測出陽性帶毒豬只一律淘汰處理,不準作為種豬使用??贵w水平低者要立即補免豬瘟弱毒活疫苗1 次。
(2)后備種豬的凈化:從外地引進種豬時要進行引種檢測,豬瘟抗原檢測為陽性者禁止入場。自繁自養的后備種豬群可在保育期結束前全群采血做豬瘟抗體檢測,根據檢測結果評估后合并進行病毒抗原檢測,凡是帶毒豬只一律淘汰處理,不做種豬使用??贵w水平低者要立即補注豬瘟弱毒活疫苗1 次。
(3)定期監測:經上述方法凈化后的陰性種豬群,仍要堅持每季度按20% 抽取采血檢測豬瘟抗體1 次;血液合并進行抗原檢測。一般經過4 次凈化后,可完全控制豬瘟,并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穩定的種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