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母豬營養直接影響仔豬的初生重、成活率、斷奶體重以及后期的生長性能,最后影響出欄時間,影響育肥的生產效益,因此,一個豬場的管理水平好壞,關鍵看母豬的營養和生產水平。根據母豬各階段生產狀況的營養需要,各階段管理要點如下。
懷孕前期(配種至配種后30天):母豬飼養目標是減少胚胎死亡。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母豬攝入的營養物質濃度過高,會減少孕酮的分泌,因此妊娠初期控制母豬的采食量,此階段使用妊娠母豬料,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
懷孕中期(妊娠30~85天):母豬飼養的目標是保證胎兒發育的需要和母豬自身代謝的需要。正常情況下,此階段日飼喂量應控制在2.2~2.5千克,同時也要根據膘情適當調整飼喂量。妊娠75天以后是乳腺發育的關鍵時期,過量攝入能量會增加乳腺中脂肪的沉積,導致泌乳期內泌乳量的減少。此階段使用妊娠母豬料,給予適宜的營養濃度,以保證母豬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
懷孕后期(妊娠85~110天):此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極為迅速,仔豬初生重的60%~70%來自產前1個月的快速生長,此階段也是乳腺充分發育的時期,為保證胎兒快速生長及母豬乳腺發育的需要,建議日飼喂量增加至2.8~3.5千克,并且使用哺乳母豬料。哺乳母豬料含有高含量的氨基酸、能量、礦物質、維生素等,能夠滿足仔豬的快速生長,提高仔豬的初生重。
圍產期(產前5天至產后5天):目標是使母豬順利分娩,減少便秘的發生,保證母豬產后食欲的恢復。此階段使用哺乳母豬料,產前5天開始逐漸減料,每日減少0.5~1.0千克。一般情況下,分娩當天母豬不吃料,如母豬采食則應飼喂1.5~2.0千克的飼料;母豬產后每天增加飼喂量0.5~1.0千克,至產后5天自由采食。
泌乳期:母豬飼養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母豬的泌乳量,同時控制母豬的減重?,F代母豬體重大、產仔數多、泌乳量高,需要飼喂高能高蛋白飼糧,并確保能量和蛋白質的平衡,且還要通過采用濕拌料、增加飼喂次數等措施增加母豬的采食量。此時應使用哺乳母豬料,以增加母豬泌乳量,減少母豬哺乳期的失重,保證母豬提早發情,正常配種懷孕。
空懷待配種期(斷奶至再配種):飼養目標是保證母豬斷奶后5~7天發情配種。整個空懷待配種期間日飼喂量為3.0~4.0千克或自由采食,這樣有利于母豬體況的恢復。此階段也應該使用高質量的哺乳母豬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