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病毒支原體病的危害及綜合防制
來源:雞病專業網 發布日期:2011-03-03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81次
1病原特點
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病原微生物,其特點是多形性,無細胞壁,革蘭氏染色陰性,對環境抵抗力較差,對熱比較敏感,但在低溫條件下可長期存活。危害雞的支原體主要有雞毒支原體(MG)和滑液囊支原體(MS),又以雞毒支原體對雞的危害最嚴重。
2目前我國雞毒支原體的感染情況
目前我國雞群MG的感染比較普遍。據對北京、江蘇、山東等調查表明,商品雞場支原體陽性率輕的20%左右,嚴重的高達70%以上(郎豐功,2000)。中國藥檢所從全國20個省市21個地區采集了400份雞的血清進行了雞MG平板凝集試驗,陽性率高達78%(甘孟候等,2000)。又有調查表明,我國的雞群立原體的陽性率達 50%-80%(寧宜寶等,2001)。謝芝勛等(2002)也報道廣西雞支原體的陽性率平均為56.9%,種雞陽性率高達89.5%。
3雞毒支原體對雞的危害
3.1導致雞群發病死亡 雞毒支原體對雞造成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與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使雞群的死亡率上升,如與大腸桿菌、新城疫、傳支、傳染性鼻炎等混合感染后,發生慢性呼吸道病,加重經濟損失。
3.2降低生產性能 首先是降低雞的生長速度。雞群感染支原體后,會影響雞的生長,降低飼料報酬。有人觀察到肉雞感染皿后,出欄時體重少38%,飼料轉化率降低21%。
MG對雞的另一個危害,也是非常嚴重的危害就是造成雞群的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雛雞質量降低。雞群感染MG后,弱推率增加10%左右,雞群達不到應有的產蛋高峰或使產蛋率呈波浪式。種蛋在孵化過程中的中死率也比較高,雞胚在啄殼時死亡,雛雞成活率降低。趙公舜(1990)認為,成雞感染MG后可能無癥狀,但產蛋率不理想,受精率、孵化率都受影響,嚴重的雞群,其孵化率和弱推率的損失可達20%。
陳禮海(1991)報道,9月齡的石歧雜種雞發病后產蛋率下降了17%,出維率最低降到了41.2%。甘孟侯(1999)也報道,無MG的雞群比MG陽性雞群每只雞多產蛋0.5-1kg。
4流行病學
雞毒支原體傳播方式有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與雞的沙門氏菌不同的是,它極容易在一群雞內通過空氣水平傳播。有人報道,l只感染雞呼出的每立升空氣中,會有38-230個MG,在周圍數米內的雞都會受到感染。在凈化不徹底的情況下,垂直傳播仍然非常重要。種雞在感染后2個月內蛋傳遞率約為30%一40%,此后比率下降,但終生都會傳給下一代(趙公舜,1990)。產蛋雞感染后,何時產出帶菌蛋似乎無規律,但一般是癥狀明顯時產帶菌蛋較多。雞血清抗體效價與產帶菌蛋之間無顯著相關性,只能憑孵出的雛雞(尤其是弱雛)是否有氣囊病變來推斷(周勤宣,1993)。
雞群感染MG后,許多因素都會影響MG的出現及發病的嚴重程度,如年齡、免疫狀況、轉群、疫苗接種、環境溫度、天氣變化、污染程度、舍內氨氣濃度、日糧營養狀況、其他病原的存在等。有人報道,在7℃一10℃環境中,試驗雞的氣囊炎發病率為31℃-32℃時的5倍,而且嚴重性也明顯增加;雞舍內氨氣濃度上升時在雞氣管中的病原含量也急劇增加,如氨氣濃度在20×10-6時雞氣管中的MG量為正常時的10倍,氨氣濃度在50×10-6時雞氣管中的MG量增加 1000倍(甘孟侯,1999)。營養不足尤其是飼料中維生素A含量較低時也容易導致發病。成雞與雛雞混養、雞群擁擠更容易導致支原體的水平傳播。在陽性雞群中,雞群可能由于產生帶菌免疫或使用藥物等而自然康復,但是當受到應激、抵抗力下降時又會發病。雞的新城疫、傳支、大腸桿菌病等也容易誘發皿,混合感染后加重危害程度。
非SPF雞胚生產的凍干疫苗會由于受到污染而傳播脫目前我國的生物制品SPF化率極低,凍干疫苗攜帶支原體比較普遍。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全國生產的所有禽用活疫苗和制各種毒用SPF雞胚的不到1/3。1990年對全國各廠家生產的100多批疫苗進行了檢測,發現用普通雞胚或雞成纖維細胞生產的疫苗,有60%以上污染了支原體(蔡會全,1999)。據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自1996-2000年對全國666批生物制品進行了抽檢,合格率僅為85%,后來又對雞胚苗進行了抽樣檢查,MG污染率高達 70%(林祥金,2003)。
卵黃抗體在養雞中應用比較普遍,但是由于所用雞蛋都是來自普通雞群,因此普遍帶有MG,通過注射會將MG傳給其他雞群。
5對雞毒支原體的綜合防制
5.l種雞凈化
培育無MG雞群的主要程序:
種雞(祖代)用抗菌藥物,降低種蛋的污染率和污染程度。
對種蛋(祖代)進行高溫或藥物浸泡處理,殺滅種蛋中的MG。
不同(祖代)雞群的種蛋分開孵化,并且小批量孵化。
將后代種雞(父母代)分小群飼養,定期檢測,將出現MG陽性的小群淘汰。
加強對后代種雞(父母代)的管理和消毒工作,防止外來病原感染。
在后代種雞(父母代)開產前全部檢查,只有全部陰性才能作種雞,以后還要進行幾次檢查。
由于雞MG的凈化比較復雜,不象雞白痢的凈化那樣簡單,單靠檢測檢出陽性雞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此,應采取綜合的凈化措施,注意加強管理;要采取小群飼養,如200-500只/群;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和良好的通風,冬季注意保溫;使用優質的飼料;搞好衛生消毒;定期抽檢;使用藥物進行預防;全進全出等,逐步降低陽性率,最終達到凈化目的。
5.2疫苗接種
由于我國養雞業還比較落后,要通過以上措施(檢測,淘汰陽性雞)達到MG的徹底凈化十分困難,也不容易持久。因此,可以對價值較高的雞群實行凈化,而對一般種雞實行以疫苗預防為主的措施。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油乳劑滅活疫苗。對于弱毒疫苗,美國喬治亞大學食病學系 S. H Kleven (1997)教授指出,MG活疫苗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經濟損失,而且可以作為凈化MG計劃的有效手段。MG的免疫是以細胞免疫為主,用MG活疫苗在一個雞場內連用2年,有可能取代雞場內的野毒(甘孟侯,1999)。用活疫苗后,還會有利于保持氣囊和氣管上皮粘膜的完整性,有利于促進與呼吸病有關的疫苗(如傳支、新城疫、傳喉凍干疫苗)免疫力的建立,還可以減輕由于雞群感染MG而導致的疫苗反應。
滅活疫苗可以控制感染,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垂直傳播,油苗的接種可以保護雞只免受野毒的感染和定居,防止發生氣囊炎和產蛋下降。但是,若雞群已經感染本病,則油苗沒有清除病原的能力(Yoder H W等,1985)。但有人報道,油苗在支原體的凈化程序中意義不大,其母源抗體也不能保護后代免受MG的感染(解明華等,1999)。
對于用疫苗的效果,有試驗結果表明,用疫苗的母雞比感染母雞多產蛋16枚左右,比用藥物控制的多產7枚,死亡率低2%。又有人報道,與無MG的雞場相比,用F株凍干疫苗的母雞可使感染雞產蛋量的損失由10-12故減少到5-7枚。有人試驗使用油乳劑滅活疫苗,肉雞1月保護率94%,2個月保護率75%。蛋雞在上籠和開產前免疫2次,l年后保護率61%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