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當今,復雜的豬病已成為決定豬場命運的最大因素。要改變豬場的命運,必須從根源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一、標準化的管理
管理分為兩大類,一是飼養管理,一是人員管理。筆者認為,本文來自豬場動力網。人員管理要重于飼養管理,因為飼養管理程序是由人制定的,同時又需要人來操作。
1.飼養管理
每一個豬場都有自己的飼養管理操作程序,但重要的不是程序的制定,而是實際操作是否落實,本文來自豬場動力網。如果在管理中得過且過、丟三落四,那么我們的豬群又能好到哪里去?我們的生產效益又如何能有保障呢?
對于一個剛發病的豬場來說,出現了問題不要慌張,首先我們要分析是哪方面的原因,是疾病還是哪個細節沒有做好造成的。如果是細節造成的那并不可怕,只要加以改善就行,重要的是疾病帶來的危害。比如,繁殖系統疾病,導致母豬群流產、長期不發情,弱仔、死胎、木乃伊的數量增多,種公豬精液品質差、弱精、死精和無精等。必須盡快地解決這些問題。
(1)在第一時間采取樣本進行化驗。
(2)制定嚴格的消毒方案,加強消毒隔離工作,必要時采用強堿或強酸的消毒藥物。清洗是最好的消毒方式,通過清洗能減少85%以上的病原菌。
(3)制定嚴格的防疫程序。當前藍耳病和豬瘟對豬群的影響和傷害無疑是最大的,可以采取零免方式。仔豬出生后肌肉注射豬瘟疫苗1頭份,藍耳病疫苗滴鼻1頭份,2小時后讓小豬吃初乳,最早不能低于1.5小時。注意,在注射藍耳病疫苗前后15天內不要注射豬瘟疫苗,因為藍耳病疫苗對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破壞其它疫苗的免疫效果。為什么我們在注射藍耳病疫苗后,會發現豬群有輕微或嚴重的發熱和發病現象,那就是由于這兩種疫苗出現了拮抗作用,它們在相互斗爭,因此一定要避開這個誤區,才能減少豬群的損失。
(4)生物安全。很多豬場都知道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做到又做好的,能有幾個呢?最起碼現在很多豬場都沒有獸醫這個崗位,通常都是由飼養人員來進行操作,現在的飼養員都呈現老齡化和文盲化,請問能對他們放心嗎?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筆者建議在不同的崗位上設置幾名獸醫技術員,不要在乎增加獸醫的人工成本,如果在使用藥物和器械方面能夠做到節約和無菌操作,廢棄物和針頭不隨地亂扔,還能加強對豬群的觀察和治療,從而減少豬只的死淘與損失,那么付出的人工成本也有了回報。
2.人員管理
人的管理是一個很大的學問,管理不好會造成大量的人員流失,從而給企業造成被動局面?,F在都流行人性化管理,所謂的人性化管理并不是對員工們不管不問,對他們的工作肆意放縱。人性化管理是要求管理者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給予員工關心和幫助,摸清他們心里想的是什么,對癥下藥,讓他們放下心理包袱,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二、豬群的管理是決定豬場盈虧的重要命脈
1.品種管理
良好的基因決定著每頭豬生產性能的好壞,在品種選留上要設有專業的畜牧員和育種員,不斷地跟蹤生產性能好的豬群,拿出配種方案與計劃,讓配種員進行操作,從而選育出更好的種豬群。
2.淘汰管理
淘汰就是效益,保留就是犯罪由于價格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很多豬場在豬群淘汰方面下不了狠心,老是保留著一絲幻想,久而久之出現了虧損的局面,使豬群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化,然后才后悔當初為什么沒有下定決心及時進行淘汰。
尤其是對于發病的豬群來說,要盡快地把一些病弱豬只淘汰掉,以免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時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散播,以防污染圈舍和感染其他健康的豬群。對于種母豬群的淘汰建議如下:連續2次產仔低于8頭的淘汰;連續2次空懷和返情的淘汰;連續2次產死胎、木乃伊和較多的淘汰;連續2次產弱仔、畸胎較多的淘汰;連續1次空懷接著1次返情的淘汰;分娩后發生咬仔現象的淘汰;斷奶后長期不發情、空懷時間長的淘汰;有肢蹄病且長時間未康復的淘汰;后備豬發育不好或生長速度慢的淘汰;后備母豬超過260日齡不發情的淘汰;對于其他豬群堅持五不治的原則(無法治愈的病豬不治;治療費用高的病豬不治;治療費時費工的病豬不治;治愈后經濟價值不高的病豬不治;傳染性強,危害大的病豬不治),盡快淘汰。
三、保健方案
定期給不同階段的豬群進行驅蟲保健,在給豬群進行加藥預防疾病時,注意藥物的使用及使用量(可分為治療量和保健量)。建議大家全群使用同一個方案進行預防(同時再準備幾個備用方案,防止病原菌有耐藥性),這樣能夠避免部分豬群得不到藥物預防,從而減少問題的出現。在選擇使用藥物方面,可采用中西結合的方法(中藥加西藥)進行保健,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