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春節剛過,(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胡集鎮養豬大戶張義發家里就來了好幾撥外地人,他們是來買苗豬的,求購苗豬的人除了泰州的,還有長江對面蘇南地區的。除了每年出欄800來頭生豬外,張義發還養了50頭母豬,下的小豬斷奶不久,每頭只有六七公斤,但求購者出價奇高:每頭苗豬500元!“老實說,這個價格是天價了!”張義發說。
但張義發不打算出售苗豬,因為他自家的豬圈里已經沒有存欄生豬了,想自己留著養。他說,只要苗豬不是向別人買的,即使生豬價格下跌,也虧不到哪里去。早幾年豬價這么低,絕大多數養殖戶都虧慘了,他也沒虧。“不過,照我看,今年豬價會下跌。”他說,因為苗豬價格這么高,說明買的人多;買的人多,說明大家都想補欄;大家都擴大養殖規模了,生豬就會供大于求,價格就會下跌。春節以來生豬價格一直在下跌,節前每公斤達到19元,現在只有17元了,他天天在關注生豬價格,最近一個時期每天在下跌,雖然幅度很小,但走勢很明顯。按照現在的價格,出欄一頭生豬還能賺四五百元,可是,六七公斤的苗豬養到100公斤出欄,需要六七個月,誰知道那時候的價格?
鎮江市丹徒區上黨鎮五塘村養殖大戶諶龍九也向記者證實,最近到他家購買苗豬的人特別多,剛斷奶、只有三四公斤的苗豬,每頭價格就達300元,六七公斤的苗豬已經超過500元。“其實現在養豬的風險已經比較大了。”他說,丹徒當地生豬收購價每擔(50公斤)跌到820—850元,比節前低了一大截。
苗豬創下天價還這么搶手是有原因的:
1、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生豬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價格最高峰是去年六七月,每公斤達22元,創下歷史新高。幾乎所有生豬養殖戶都賺了,不僅補償了前面長達三年的虧損,還有盈余,生豬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來源。
2、這一輪生豬“牛市”時間持續之長是十多年來罕見的,從2015年7月持續到現在,接近20個月,不少前幾年因虧損而放棄的養殖戶心動了,想重操舊業。張義發透露,現在很多搶著購買苗豬的農戶就是以前養過豬的。
3、“眼下生豬價格之所以能夠繼續在較高區位運行,跟環保要求提高、很多地方劃定禁養區導致養殖量減少有關。”宜興市坤興養豬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徐新君分析說,從前年開始,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劃定畜禽禁養區,生豬養殖數量大幅減少;江蘇省蘇南環太湖流域也劃出禁養區,并提高環保門檻,一大批養殖場關閉,目前蘇南地區的生豬養殖場基本上只拆不建,這造成地區性的生豬上市量減少,價格隨之上揚。
以他們合作社為例,原先有256名社員,年出欄生豬15萬頭;現在禁養區的社員停止養殖,社員減少到70戶,去年出欄生豬只有5萬頭。他認為,盡管江蘇省及周邊地區生豬養殖量在減少,但兩湖、江西、安徽等省份的養殖量在增加。此外,一些全國性的養殖企業如中糧、溫氏等企業擴張非常迅猛,這些企業在各地辦的養殖場,年出欄量動不動就是10萬頭、20萬頭。還有,去年下半年以來有越來越多的工商企業涉足養豬,這肯定會讓生豬養殖的產能迅速恢復。“我們覺得,今年的生豬價格會逐漸走低,盈利空間會越來越小,因此合作社不建議社員大規模補欄。”徐新君說。
還有一個對后市價格不利的因素,就是進口豬肉數量越來越多。記者了解到,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全年累計進口豬肉1620192噸,較2015年全年進口量增加108.4%。進口豬肉(俗稱“白條肉”)均價每公斤13元,比國內的生豬(毛豬)價格還便宜很多。由于豬肉進口不存在像主糧進口那樣的配額限制,有關人士預測今年的豬肉進口量仍會繼續增加,肯定會影響國內豬價。
“也許上半年利潤還能不錯,下半年就真難說了。”位于阜寧縣溝墩鎮的三華生態豬養殖場負責人陳貴華對記者說。陳貴華的養殖場年出欄生豬2萬多頭,是該縣規模最大的養殖場之一。他說,現在當地15公斤左右的外三元苗豬價格每頭已達880元左右,這絕對不是好現象,說明很多養殖戶急于擴大生產規模。“一頭育肥豬,按出欄時平均100公斤算,目前的價格也就賣到1700元左右。苗豬價格占了將近一半,算上飼料和人力成本,還能賺多少錢呢?”他說,生豬養殖有一個周期,大家都在這時候補欄,在同一時間段出欄,供應不就多了嗎?“我養豬多年,經歷過很多次‘豬周期’,前幾年巨虧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他說,養殖戶補欄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堅持適度原則。適度的數量是跟去年持平略增,而不是一下子增加幾十個百分點,“生豬養殖的‘牛市’已經這么長時間了,不可能長盛不衰,必須要防備‘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