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2017年春節后,讓廣大蛋雞養殖戶揪心的是,蛋價雪崩,跌破歷史最低價,東北最低蛋價達到每斤1.8元,與2014年的每斤5.4元相比,真可謂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獄。
養殖戶有的雞蛋直接就扔了,有的打碎喂雞,有的添加到飼料里,養殖戶說賣也虧死,還不如直接喂雞呢,省買飼料的錢?,F在可以說,無論養殖戶技術怎么先進,也改變不了虧損的局面,養的越多,虧損的越多。不養淘雞的話,價格更便宜,真是養養不得,淘淘不得,只能眼瞅著天天賠錢,養殖戶真可謂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
這一切都源于市場無序競爭,前幾年蛋雞行情好的時候,大家一窩蜂的投資養雞,農民養一千只的變成五千只,養殖場一萬只變成五萬只,各行各業的人都拿錢參與到養雞這個行業來,國內蛋雞養殖數量劇增,那個時候養十萬只雞,天天在家坐著數錢,比開礦還掙錢,養雞場就像一個金礦。
可如今這一切都煙消云散,今非昔比了。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個笑話,在股市門口有個看車的大媽,幾年下來,炒股也略有收益。有人就問大媽:“你怎么掙的錢,你懂股票嗎”?大媽笑著說:“股市門口車多的時候,我從不去炒股,我掙停車費,因為車多,證明股市虛高,肯定有人要接盤,要賠。股市車少的時候,證明股市低迷,肯定要反彈,有掙錢的機會,這個時候我才投資炒股,雖然掙不了大錢,但也能掙點小錢”。
看完這個笑話,我想廣大養殖戶該明白了吧,大家都爭著搶著去養雞,而市場就這么大,雞蛋產量遠遠大于市場需求,只能降價,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今年肯定有不少養殖戶挺不住蛋價下跌,淘汰出局,能堅持住的養殖戶,明年或者后年還會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