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殖母豬在養豬業才能算作真正的“養豬人”,但是對于我們這些養豬人來說養好母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養殖母豬不是說您會喂料,會接生就齊活了,其實真正的養好母豬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各個養殖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缺少任何一環都會再養殖過程中遇到麻煩,總的來說一定要把握好各個養殖環節,小編在這里就為大家提出幾點養殖關鍵環節中關鍵點,看能有多少人能做好的?
產前母豬不檢查
有人會問“檢查”什么?這里小編就告訴大家就是仔豬的“飯碗兒”,也就是母豬的乳房。如果這個方面不經常的檢查,待到母豬生產時和產后就會發現母豬無奶和少奶,等到出現這樣的情況出現,恐怕是開始著急的份兒了!之后就是機械性的催奶了,反而會造成母豬的乳房炎的發生。正確的做法是在母豬生產前20天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母豬乳房的變化,這個時候正是母豬需要大量的營養的時候,不但維持自己的自身需要更要保證腹中胎兒的營養需要。等到產前10天的時候母豬的乳房還是沒有變化,說明一點就是母豬營養肯定是缺乏,所以在母豬攻胎期一定要注意母豬飼料的營養。
母豬進產房不“洗澡”
說到給母豬洗澡這個問題,對于我們散養豬戶來說是有點不現實的問題,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場都會做這樣的工作,如果說要養好母豬,這個環節是必須的源頭。通過給母豬洗澡消毒,能有效的切斷疾病的感染通道,也能降低出生仔豬患病的幾率。小編建議廣大的養殖戶這個“洗澡”的養殖環節希望能引起養殖朋友足夠的重視。
產房溫度河保溫箱溫度太高
對于產房的溫度不能是越高越好,溫度過高就會導致母豬采食量下降,保溫箱的溫度過高會導致仔豬不愿意回窩,散落在外面被母豬踩傷或壓死,產房溫度不恒定時,也會造成仔豬受涼腹瀉。對于產房的溫度應當保持在18--24度之間,仔豬的保溫箱的溫度應當隨著仔豬日齡的增加隨之減低。
母豬的飼料量和飼料營養
當母豬在哺乳期時,為了滿足仔豬對奶水的需要,需要進食大量的飼料,一般一天的飼料量在5公斤左右,不要單一的在飼料里添加蛋白質飼料,更要結合油脂充分的保證飼料氨基酸的平衡,也可以額外的添加一些氨基酸,確保飼料營養的均衡。
母豬的產后護理
母豬的產后護理不好,會直接導致母豬產后三聯癥的產生,母豬的產后身體極度的虛弱,消化能力減弱,抗病能力變弱,也會出現母豬便秘和拒食的現象。母豬生產完畢后一定做好母豬產后炎癥的清除,建議使用0.1克頭孢噻呋鈉、長效頭孢及林可大觀霉素都會起到不錯的效果。母豬的食欲不振,是由于母豬生產疼痛應激導致,在喂料時候應當少量和易消化的飼料,建議使用玉米面和小米熬成稀湯配合口服補液鹽在配合適量的消炎藥,建議使用氨芐西林喂給母豬,炎癥消除后母豬的食欲逐漸個恢復在喂給母豬常規飼料進行飼喂,謹記母豬產后不能叫母豬吃飽,經過七天后逐漸的適應。
乳頭不衛生
乳頭的不衛生很容易直接導致仔豬腹瀉疾病的發生,建議及時清理掉產床上的糞便,經常用涂布擦拭消毒,確保母豬的乳頭干凈衛生。
產房濕度過大
產房的濕度過大爺會很容易導致仔豬受涼腹瀉的發生,濕度過大會帶走一部分仔豬身體的熱量,長時間的腹瀉會導致仔豬脫水酸中毒死亡,繼而繼發其他疾病感染。在生產中注意用水設施管理和尿液的排放,從根源上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補料只走形式
許多豬場在仔豬生后7天,就會有人將仔豬補料槽放上,也就是人們都認識到補料的作用,但實際上大多數仔豬卻不吃料,補料只是一個形式,通過分析有以下原因:
(1)母豬奶水充足,仔豬不需過早吃料,沒有食欲。
(2)補料區溫度過低,仔豬吃完奶后馬上鉆進保溫箱。
(3)料槽過深或放在偏僻地方,小豬很少過去。
(4)補料一次放入后,長時間不更換,失去香味。
(5)缺乏專人誘導。
母豬的飼養就是關鍵階段無縫的對接,養母豬更重要的是講究科學,頭腦靈活、善于總結、細心,耐心,這樣才能養好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