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大腸桿菌病
禽大腸桿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埃希氏桿菌所引起疾病的總稱。大腸桿菌可以引起蛋雞卵黃性腹膜炎、輸卵管炎、腸炎等,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大腸桿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種動物腸道內,當各種誘因使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即可引起發病。在實驗室中大腸桿菌的適宜培養溫度為37°C。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是萬物復蘇開始生長的季節,其中也包括大腸桿菌,溫度的回升為其大量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尤其是在養殖時間比較長的雞舍,飲水設施包括水桶、水管、水線等如果清理不及時或長期不清理消毒,甚至再在飲水中經常添加維生素、電解質等物質,更是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生長環境。
1、感染癥狀
(1)眶周腫脹,眼角可見黃色干酪樣滲出物;
(2)精神沉郁,縮頭閉眼,羽毛逆立;
(3)排黃綠色糞便。
2、剖檢特征
(1)心包膜及肝被膜上覆有灰白色纖維蛋白滲出物;
(2)產蛋雞急性腹膜炎,腹腔內有多量的卵黃液;
(3)產蛋雞卵黃性腹膜炎:泄殖腔有擠碎的蛋殼;
(4)雞肝臟腫大,外有纖維素性白色包膜;
(5)雞腸系膜上形成肉芽腫。
3、預防措施
(1)水線勤清理消毒:可用 水勿憂浸泡清洗。
(2)料槽勤清理消毒:把料槽內外積存的飼料清理干凈,然后用效果好的消毒藥對水線和料槽進行沖洗和擦洗;
(3)籠舍、墻壁、雞舍地面也要定期用消毒液噴灑消毒。一般可每隔3~5天對雞舍進行帶雞消毒。
(4)消毒藥物應選擇消毒效果好,殺菌譜廣、安全且對呼吸道黏膜刺激性小的產品。
(5)在消毒的同時做好雞舍通風工作,在保證雞舍溫差不太大的情況下,合理通風保持雞舍空氣清新和干燥可以很好的防止各種有害細菌的大量繁殖。
4、治療措施
實踐中對大腸桿菌效果較好的藥物有氟苯尼考、喹諾酮類、頭孢類等,中藥可選用白頭翁散等。
二、雞傳染性鼻炎
該病是雞副嗜血桿菌引起的以雞鼻腔和竇發炎、流鼻液、頭面部腫脹、張口呼吸,并常伴發結膜炎為特征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播迅速。
雞舍陰冷潮濕、空氣污濁,或者有賊風侵襲雞體,都容易引發雞鼻炎。此外,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寄生蟲感染及身體虛弱等,也能促使雞群發生本病。
1、感染癥狀
(1)精神沉郁,面部浮腫,縮頭,呆立;
(2)面部眼臉腫脹,鼻孔有分泌物結痂;
(3)伸頸,甩頭,張口呼吸;
(4)大多呈單側(左側)的面部腫脹。
2、剖檢癥狀
(1)卵泡變形,易破裂;
(2)病雞面部和肉髯皮下水腫,鼻腔粘膜充血、腫脹,表面有粘液及炎性滲出物,眼結膜充血、發炎;
(3)病程長時,鼻竇及眼結膜囊內可有干酪性滲出物。
3、預防措施
(1)做好雞舍保溫工作,但保溫的同時注意合理通風,使雞舍盡量做到溫暖干燥,空氣清新;
(2)通風時涼風不要直吹雞只,實踐中觀察到,雞傳染性鼻炎剛發病時往往是從通風時涼風能吹到的雞只開始,然后蔓延到整群;
(3)氣溫變化劇烈的時期在飼料中添加多維比平時要加倍,尤其是維生素A和C,以增強雞只抗病力,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
4、治療措施
(1)保溫通風兼顧,使雞舍環境適宜雞的生活和生產;
(2)添加速補和魚肝油提高雞抗病力;
(3)磺胺類藥物、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等對雞傳染性鼻炎都有較好的療效。
(4)可根據自己雞場實際情況選用,但要注意的是療程要足夠長。
實踐經驗發現雞傳染性鼻炎治療效果明顯但極易復發,尤其是沒有注射過疫苗,或者所注疫苗保護率低的情況下,用藥3天左右,觀察雞只康復后,停藥1~3天,會發現又有雞只臉腫流淚流涕。這種情況會反復多次,但如果及時治療,可以做到不影響采食量和產蛋率。
三、慢性呼吸道病
雞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雞敗血支原體引起的雞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
癥狀是氣管啰音、流鼻液、咳嗽,較嚴重病例采食量減少、體重減輕,產蛋雞群產蛋量下降,但通常是能維持在一個降低了的水平,但對于種雞因會引起垂直傳播而造成較嚴重的后果(蛋的孵化率減少10%~20%,弱雛率上升10%左右,并且健母雛也是帶菌雞)。
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雞感染支原體較嚴重或者時間較長,破壞呼吸系統黏膜的完整性,使雞免疫力降低,往往繼發其他疾病,如大腸桿菌、新城疫等,對雞的健康造成較大危害。
1、感染癥狀
病雞張口呼吸、眶下竇內的干酪樣物質
2、剖檢癥狀
氣囊壁輕度渾濁,有黃白色氣泡
3、預防措施
(1)嚴格選種,從沒有本病的雞場購入雞苗;
(2)加強飼養管理,雞舍通風良好、陽光充足,定期消毒(冬季消毒時可用溫水),雞群密度不能過大,減少應激防止雞群受驚或受涼;
(3)溫差不要太大,最好控制在5°C內且維持相對穩定;
(4)喂給配方科學的全價飼料;
(5)定期驅蟲。
4、治療措施
支原體是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微生物,沒有細胞壁,因此青霉素類抗生素對其無效。
根據經驗和發病雞場實際情況可選用喹諾酮類、泰樂菌素、強力霉素、替米考星等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