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癥狀
潛伏期為2-3周,犢牛一般為急性經過,病程為10-15天。當牛球蟲寄生在大腸內繁殖時,腸黏膜上皮大量破壞脫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潰瘍;這時在臨床上表現為出血性腸炎、腹痛,血便中常帶有黏膜碎片。約1周后,前胃遲緩,腸蠕動增強、下痢,多因體液過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則表現為長期下痢、貧血,最終因極度消瘦而死亡。
診斷
臨床上犢牛出現血痢和糞便惡臭時,可采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患犢糞便,查出球蟲卵囊即可確診。
在臨床上應注意牛球蟲病與大腸桿菌病的鑒別。前者常發生于1個月以上犢牛,后者多發生于生后數日內的犢牛且脾臟腫大。防治
①犢牛與成年牛分群飼養,以免球蟲卵囊污染犢牛的飼料。②舍飼牛的糞便和墊草需集中消毒或進行生物熱堆肥發酵,在發病時可用1%克遼林對牛舍、飼槽消毒,每周一次。
治療
①氨丙啉,按每千克體重20-50毫克,一次內服,連用5-6天。②鹽霉素,每天每千克體重2毫克,連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