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2016年里,我們養豬人喜遇難得的豬市高峰,這一年里,養豬人收獲頗豐。不知不覺走完了2016年的里程,又迎來了2017新的一年。新的一年養豬人可能要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這里先不多談。面臨2017,養豬人要提高生產成績,首先要抓好配種這一關,今天我想談談在配種生產中有關遇到母豬屢配不孕與乏情問題供大家參考。
這個問題也可能是老生常談,但這個問題在養豬生產中,豬友們往往認識各有不同,且處理的方式也五彩繽紛,在這里我只當和大家交流,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1)首先我們先了解母豬的發情。當母豬達到發育成熟時,由卵巢上卵泡發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受下丘腦~垂體~ 卵巢軸系神經調控的表現出來的一種生理現象。
當發情后如果沒有配種,或配種后沒有受胎,卵巢上成熟的卵泡排出后會被母體吸收,雌激素水平會慢慢下降,間隔20天左右后會出現新的一輪發情,這就是發情周期。
2)受精與妊娠。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結合生成合子的過程。輸精后,精子會在子宮進入一個腺窩暫時儲存起來然后不斷釋放,在子宮或輸卵管黏液作用中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獲能)才能逐步到達輸卵管壺腹部受精,在這一過程中,精子的運行受到一重重嚴峻的挑戰,一部分弱的,能量不足者會在途中死亡,這一經歷大約需要3-6個小時時間。
而卵子排出后進入輸卵管,在輸卵管液及輸卵管壁纖毛的推動下到達壺腹部被精子穿入,形成合子(受精卵) 過程大概須要2-3個小時,而母豬發情后的排卵時間大概是在發情即將結束時。根據這些生理變化,這也就給我們養豬生產過程中,把握好配種最佳時間提供了依據。每一個種群都有它出現發情后到結束的時間規律,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可以找到配種的最佳時段,一般一次即可(保證正常精子的條件下),這個時間確實不好完全把握,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段前后拉長,間隔8-10小時配兩次,會效果不錯。不管青年或老齡母豬,我們只要仔細,都會了解確定其發情持續時間。
受精后合子形成后進行有絲分裂,在輸卵管開始早期發育,然后進入子宮,大概需2天左右,形成胚泡后在子宮內還處于游離狀態,并不和子宮內膜發生關系,但由于胚泡的不斷變大活動受到限制,這時才與子宮壁相貼附,與子宮內膜發生組織關系,這叫附植,也叫著床,即開始妊娠。胚泡一但形成,就可以分泌某些激素維持黃體功能,抑制卵巢卵泡的發育與雌激素分泌。
說明:有關內容知識來自于《家畜繁殖學》,有不到之處望大家補充交流,以掌握母豬繁殖相關知識,把握好母豬的配種繁殖,提高生產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