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腐蹄病又稱為蹄皮炎,其中以壞死桿菌引起的最為常見,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
病因:飼養管理差,蹄部經常浸泡于糞尿之中;蹄角質或趾間皮膚外傷;長期舍飼,少運動,蹄底磨損過度等致使蹄角質對感染的抵抗力大大減低,易引起壞死桿菌等厭氧菌感染。
急性期:患病動物突然跛行,體溫從正常升至40--41。病蹄腫脹,觸診有熱、痛。多數其蹄底發現小也或大洞,用探針可測出其深度。指間也??烧业綕兠?,其上蓋有惡臭的壞死物。有的出現全身性敗血癥癥狀,病程較長者在蹄冠、指間或蹄球處可找到竇道。
慢性型:多半隨深部組織感染而形成化膿性灶或竇道,一般跛行程度會漸漸減輕,但不能恢復至正常運步。病肢粗大,皮膚緊張,由于結締組織增生,常有不同程度的變硬,病區被毛易脫落。腐蹄病化膿最嚴重的一種是波及蹄關節,高度跛行。
治療:腐蹄病公限于蹄底角質時,可局部消毒,如用3%--5%高錳酸鉀等。蹄部蜂窩織炎延伸至系關節時,腫脹嚴重,跛行明顯,應給消炎,患蹄可用溫的1%高錳酸鉀蹄浴。如蹄底出現小洞,則應擴創,除去壞死角質層,直至健康組織,用10%碘酊充分消毒,撒磺仿磺胺粉,外用松餾油后包扎蹄繃帶。同時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