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豬專業戶們都知道,2016年對于豬市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生豬價格跌宕起伏,無法讓人對他的走勢進行有效預測,而在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有人說,2016年是豬市黃金年,那么這一年,養豬人到底是賺了?賠了?在2017年,豬市是否能夠乘風破浪,讓人大展宏圖呢?
其實2016年既是黃金年也是生豬市場動蕩最為劇烈的一年,上半年,生豬價格緩慢上漲,到6月3號,創造歷史最高點,之后又經歷了緩慢下跌和加速下跌。到了10月中旬,出現了全年最低點。之后又開始小幅上漲。在牧之驕小編看來,總結原因,是成本、供應、需求三方面原因。
價格的三個主要因素,就是成本、供應和需求。在今年表現都是非常動蕩,波動非常劇烈。先是6月前幾個月,飼料的成本,豆粕和玉米價格持續下跌,在6月后又大幅度上漲,這種趨勢持續到七八月,直到新玉米和大豆收獲繼續大幅度下跌。
在供應方面則恰恰相反,前兩年,生豬價格不理想,使得很多養殖戶備受打擊退出生豬行列,使得整個生豬行業產能大幅度下降,市場供不應求。直接導致2016年的生豬價格整體都很高。由于國內生豬價格上漲,國外價格便宜的進口豬肉成為理想的替代品,6月到10月,進口豬的暴增,又使得國內豬價出現大幅下跌。而11月后緩慢回彈,也符合豬肉市場需求的變化規律。
2016年11月的時候環保部和農業部出臺了禽畜養殖禁養區劃定指南,全國各地禁養區作了明確界定,
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要求在2017年底前,各地全部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養殖場。
養豬行業面對環保已經沒有了退路,從上到下紛紛加強糞污治理,禁養區的劃定更是堅定了對養殖污染的零容忍。
2017年禁養區的養豬人何去何從,是搬遷到適養區養豬還是轉行?繼續養豬,重新建立養豬場又是一筆不曉得開支,雖然養豬既累又臟,提心吊膽,但退出養豬業后你有新的方向么?
政策是一條一條下,禁養區養殖快速退出,非禁養區又針對環境污染快速整改,2018年開征環保稅。。。。 本 月21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又重點關注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問題。這都意味著農村環境治理的嚴峻性。不過在這種壓力下也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養殖環保服務業。
據統計,全國每年產生的禽畜糞污量達到38億噸,但綜合利用率還不到60%,有很大的市場操作空間,圍繞糞污處理產生的養殖環保服務業市場將達到千億級規模。這個市場將涉及到糞污處理工藝和設備、資源化產品的利用和流通等環節。
經歷了大起大落后,2017年,生豬市場的價格行情又會出現哪些變化呢?明年生豬價格不會下降太多,但也不會再像去年一樣漲價了。因此,牧之驕認為不必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因為太多的話,假如行情一下來,那你減都來不及。
2017年,中國生豬市場將進入周期性下跌期的中段,不過,這一階段依然是遠離虧損的,每頭豬的利潤仍然可以達到正常盈利或者理想盈利。所以說,2016年加2017年,是養豬歷史上最好的兩個年景。但盡管如此,2017年,豬肉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已成定局,所以還是奉勸養豬戶,不要盲目擴大產量。
整體來看,我們現在的產能保持在增長的通道,在這個通道里面,我們建議養殖戶千萬不要跟風擴大規模,因為這個時候跟風擴大規模也就意味著,產能很快就可以恢復到過剩狀態,這種狀態一旦出現就意味著養豬人的好日子到頭了?,F在最應該做的是把自己的豬養好,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生產成績,而不是擴張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