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對于養豬人來說,2014是黑色的,2015是灰色的,2016是藍色的,2017是什么樣的呢?
1、紅色的——環保壓力
我們看到,一些省份已經開始鐵腕治污,強制關停不達標企業,劃定養殖限養禁養區。2017年估計會全面推進環保法案,勢必刮起環保風。環境保護已經上升到法律的角度,誰敢再去觸碰。
大型集團適時北上,養豬版圖北闊,即便那里不是消費的重地。對于一些中小規模的養豬戶來說,再去辦理防疫合格證,做無公害認證,是相當困難的。但是,這是必須要面對的,在現有的基礎上必進行整改。家庭農場,種養結合對于中小規模的豬場來說也許是一個出路。
一旦有一天,政府出手一刀切的話,那就真到了想養豬也不能養的地步了。對于集團化養豬企業來講,正是機遇,一些飼料企業也紛紛布局養豬,加入養殖的行列,勢必推動養豬行業的發展,生豬養殖進入黃金發展期。
2、紅色的——食品安全
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在挑戰人們的忍受極限。尤其在農村一些地方,各種假冒偽劣的食品還是屢禁不絕,給人們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無殘留、無抗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抗生素的替代品應運而生,像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產品這幾年投放到市場,也有了大的銷量。
有些豬場已經規范了用藥程序以及標準。前一段時間,和一個豬場老板聊天,這兩年他都在縮減治療費用,反而是更加注重豬的防疫和保健。豬場的成活率上來了,也減少了藥費開支,不再像從前,每年的濫用藥費要近20萬元。
養殖方面,有關部門的監管只會越來越嚴格,養豬人一定要確保生豬的食品安全。
3、藍色的——豬價?
近期一些預測專家,對于2017年的豬價頻頻發聲,至于豬價到底如何,還是市場機制說的算,因為我們無法估量進口豬肉的沖擊。
有關部門公布的母豬存欄連續下降的數據,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的,不知道這個數據從哪得來的,因為構建生豬的大數據還需要很長的來走。養殖的分散性,也決定數據難以把控。如果僅僅是監管豬場的數據,那未監控豬場的數據呢,拆遷淘汰母豬真的有那么多嗎?但是,至少來講,新建中小規模豬場不多,上半年還不是大型集團豬場的發力時間點。
心態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2017是什么樣的色彩,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