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俗話說“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好的公豬對于豬場的生產效益至關重要,但如遇使用不當、營養缺乏、疾病、有害物質影響、應激因素等,公豬常會出現少精、死精等現象,從而影響公豬配種質量。
一、使用因素
死精常見于長期閑置不用的公豬,第一次采得的精液中大量精子老化死亡。生產公豬應合理安排使用,若長期閑置不用,必須在恢復公豬使用前2周開始采精檢測。
二、營養因素
長期營養缺乏的公豬精液中死精較多,任何藥物治療都難收到良好效果,改善營養狀況是使解決問題的根本措施。若精子的死亡是大面積的,在全場公豬中所占比例較大,則就應當考慮飼料問題,如飼料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E的含量,以及礦物質鋅、硒、錳等的含量是否滿足營養需要。
在提供充足合理營養的前提下,可用如下方劑治療:淫羊藿10g,肉蓯蓉15g,山藥20g,枸杞12g,龜版20g,巴戟天12g,菟絲子15g。水煎去渣,取汁拌料,每日1劑,分早、晚喂服。
三、有害物質影響
射精和采精過程中混有尿液或其它有害物質(如消毒劑)會造成精子突然全部死亡。所以,采精過程不但要求無菌操作,而且更要注意不要混入任何異物。
四、疾病因素
睪丸、附睪、副性腺發生炎癥時,精液酸性物質增加,使精液的pH值由平時適于精子存活的偏堿性的6.8~7.6,下降至精子最低存活要求的6~6.5以下,導致精子死亡;
另外,炎癥時,有時因為精液內存在大量紅細胞、白細胞或膿汁,粘稠度會顯著增加;有時因為炎性分泌物大量增加使精液稀薄,也會造成精子死亡。在精子發生異常變化的同時,伴有陰囊腫大或睪丸萎縮。
炎癥的發生常由創傷、傳染病(布病、衣原體病、鉤端螺旋體病、乙腦、藍耳病、偽狂犬、圓環病毒病等)引起。應采取隔離對因治療,殺菌消炎、消除病因。
五、應激因素
嚴重應激,如持續高溫高濕、陰囊溫度調節失控、發熱性疾病引起的高燒、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注射疫苗或驅蟲及飼喂霉變飼料等因素都能引起精子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