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仔豬何時斷奶為宜,一直是養豬生產者關注和關心的問題。適宜的仔豬斷奶時間受仔豬生理、母豬生理、豬場的飼養管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目前尚無法提供一個絕對合理可行的斷奶日齡。一般來說,斷奶越晚,仔豬對斷奶應激的抵抗力越強。
國內在20世紀80年代前仔豬的斷奶日齡多為7~8周齡,目前多為3~5周齡;國外目前多為3周齡,早期隔離斷奶(SEW)的仔豬則在7~12日齡斷奶。斷奶日齡的逐漸提前與飼養設備的不斷改進、飼養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對仔豬消化生理、營養生理、免疫系統發育等認識的不斷深入有關。
一看是否符合母豬的生理特點,有利于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
早期斷奶可通過縮短母豬的泌乳期及斷奶至再發情配種的間隔(早期斷奶的母豬泌乳期失重少、膘情好、易發情,因而縮短了斷奶至再發情配種的間隔)來縮短繁殖周期,從而增加年產胎次,提高年供斷奶仔豬數。
仔豬斷奶日齡與母豬年供斷奶仔豬數
注:繁殖周期=妊娠期(114)+哺乳期+斷乳至再配種間隔(10)+(21×〈1-85%〉)
從提高母豬利用強度的角度考慮,斷奶日齡越早,母豬利用強度越大。但由于母豬的生殖系統產后恢復的時間約為21天,在生殖系統未完全恢復時配種,受胎率低,胚胎死亡率高,母豬的年生產能力反而降低。因此,生產上不宜實施2周齡內斷奶。
早期斷奶對母豬的壽命有不良影響(Dial,1995),泌乳期短的母豬,以后的窩產仔數也少,因此超早期斷奶的母豬淘汰率高于晚斷奶的母豬(Muirrhead,1995)。 14日齡斷奶不會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 Clark等,1995)。
二看能否充分利用母乳的作用。
母乳(包括初乳和常乳)適合仔豬消化并滿足仔豬的營養需要,能提供免疫球蛋白,還能調節仔豬內分泌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代謝;給仔豬補充某些消化酶,抑制胃腸道的炎癥反應;母乳中含有的多胺和多種生長因子(包括上皮生長因子和類胰島素因子),可促進小腸細胞的分裂分化;若在母豬妊娠后期接種大腸桿菌疫苗,產生的抗體會被分泌到母乳中,增強仔豬對大腸桿菌的抵抗能力。
三、是否符合仔豬的生理特點,充分發揮仔豬的生長潛能。
豬的生長潛能和已實現的目標
仔豬的生長潛力.一般情況下,仔豬從出生到3~4周齡的平均日增重180~240克。如果仔豬出生完全采用教槽料喂養,只要仔豬健康并自由采食,其生長速度比吃母乳的快(Lecce,1975,1979)。仔豬自由飲用人工乳時,10~30日齡和30~50日齡的平均日增重分別為575克/日和832克/日(Pluske等,1995)。仔豬具有巨大的生長潛力!!!
為最大限度的發揮仔豬的生長潛力,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
斷奶前充分補飼;
給哺乳仔豬添加代乳液;
及時斷奶并采取適當的斷奶后階段飼喂體系,使用液態料。
斷奶日齡和仔豬的生長發育程度密切相關
一般認為體重5.0千克以下的仔豬由于消化機能、免疫功能、對環境的適應性等尚不足以抵抗斷奶應激,所以不宜斷奶。
四、能否有效地防止母源疾病的傳染(用強化料可以防治)。
斷奶日齡應根據對已知的疾病對豬群的威脅程度來確定。美國Purdue大學的研究表明,21日齡前斷奶比靠使用大量藥物和疫苗更能保證仔豬的健康。一般情況下,16~18日齡斷奶較好。
不同疾病的最大斷奶日齡
總之,豬場的規模、設施設備條件及飼養管理水平是確定適宜斷奶時間應考慮的重要因素.在具有良好設備和適宜環境條件的保育舍以及仔豬能夠良好的消化和吸收并能滿足仔豬快速生長營養需要飼糧的前提下,再配合高水平的管理,就可在仔豬3周齡左右斷奶。若有其它商業目的,也可在28日齡左右斷奶,但不宜再晚。
實施早期斷奶時,斷奶后適宜的飼養方法極其重要,盲目地實施早期斷奶會適得其反。還要考慮分娩舍及分娩架的利用率, 每個分娩架每年提供的仔豬數受斷奶日齡的影響。
分娩欄架年利用次數=365/(7+哺乳期+7)
每個分娩欄架每年提供不同斷奶日齡的仔豬數
在生產實踐中,可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確定一個適宜的斷奶時間。但無論何時斷奶,對仔豬都是一種應激,只是斷奶日齡越早,體重越小,應激越大。實際上,成功的斷奶技術不僅僅是確定一個適宜的斷奶時間以及對斷奶仔豬進行合理的飼養管理的問題,還應在仔豬斷奶前采取綜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