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圓環病毒是一種病毒性的疾病,主要由圓環病毒引起的,一般在仔豬斷奶期容易多發,所以也稱為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圓環病毒發病率高,而且傳播速度快,會有一定的致死率,因此在仔豬斷奶期時要做好豬圓環病毒的綜合防治,現生豬價格網的編輯將豬圓環病毒的綜合防治介紹如下:
一、發病的基本情況及臨床癥狀
一養殖場從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一散養戶進豬25頭,體重20~25公斤不等,購進一星期后發現仔豬突然腹瀉,有灰色、黃色的水樣糞便;部分豬昏睡,體溫高達40~41.0℃。個別豬體表發紅、發黃,腹下有小米粒大的紅紫色出血點,體表皮膚有豆粒大的壞死,輕微的呼吸道癥狀,采食量下降到原來的1/3。大部分豬眼結膜發紅,眼分泌物增多,病豬氣喘,病死的豬耳朵、后軀、后肢、臀部和腹部皮膚發生圓形或不規則隆起,周邊呈紅色或紫色,中央黑色,有的融合成條帶狀或斑塊。用過許多抗菌藥品治療都控制不住,有的控制后又復發,相續死亡4頭。
二、剖檢癥狀
血液顏色變淺,死豬的頜下、肺門、腸系膜、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明顯水腫出血;胸腔大量積液并有纖維素性滲出,心肌表面有出血點,心包有黃色積液,肺表面有塊狀突起,肺與胸膜或隔肌粘連,肺臟紅色肉變,與正常組織界限明顯、間質增寬、切開肺組織切面多汁,氣管、支氣管內充滿泡沫狀、出血性粘液及粘性滲出物,肝硬變,脾無明顯變化,腎蒼白、腫大、有壞死灶。
三、診斷
據本病的臨床癥狀、剖解變化和病理變化一般可以作出診斷,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免疫熒光技術、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
四、防治
(一)預防: 1.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原則,清洗和消毒制度; 2. 改進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合理配制日糧。注意通風與保暖,保持豬舍干燥,改善豬舍的空氣質量,降低氨氣濃度。去勢和注射須遵循良好的衛生和消毒習慣。 3. 制定適宜的疫苗接種計劃。(二)治療: 1.對病豬采用慶大-小諾霉素和磺胺嘧啶肌肉注射,減少并發感染; 2.用阿莫西林、氨基比林、維生素B12分別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5天,用于控制細菌繼發感染; 3.同時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1000克/50千克)、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粉(500克/50千克),加強營養。
通過以上措施7天后大多數病豬有好轉,但仍有幾頭食欲下降。
豬圓環病毒會影響到仔豬的成活率,所以在仔豬時期為了使仔豬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就要抓好各方面的管理,包括養殖環境、飼料、疫苗等,培育出健壯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