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小豬生后三日齡內補鐵,已經被絕大多數的養豬人所接受;當然也有不懂補鐵的,因為我曾遇到過幾位。
但補鐵的方法卻值得探討,因為絕大多數人在給小豬補鐵時仍然是采用頸部肌肉注射的方法。
如果我們解剖幾頭仔豬,會發現仔豬頸部肌肉是很薄的,一次性注射一毫升藥物,而且速度很快,很難全部打進肌肉里,而更多的則是打在了肌肉外面,這樣吸收的速度就要慢得多了,而且長時間不被吸收還可能引起感染。
所以, 我建議補鐵注射在大腿內側,因為這里的肌肉非常豐滿,幾乎所有藥物都會打進肌肉里。
這里還要談一下為什么人們都會選擇頸部肌肉注射,而不是后腿肌肉呢?
其實這是人們理解上的錯誤;頸部肌肉注射在大豬是合適的,特別是育肥豬;因為頸部肌肉注射有兩大好處,一是豬的頸部不容易活動,注射起來方便,打飛針都可以,但如果給后腿或臀部打飛針是很難的,豬一掉屁股就跑針了;二是臀部肌肉的價值比頸部肌肉大得多,如果頸部肌肉出現問題,直接去掉就可以了;而如果是臀部肌肉出了問題,那整個后臀的肉就賣不了好價錢了。
但在剛出生的仔豬不存在上面的問題,一是打針時是把豬抓好打的,不可能打飛針;二是小豬時期,即使因打針引起感染,也不影響肌肉品質,因為離出欄還有太長時間,小豬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恢復。
還有人擔心注射會打到坐骨神經,這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坐骨神經位于臀部深層,脊椎的下方,針頭是不會打那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