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豬周期
熨平豬周期來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豬供應是3-5年,而需求確是一年一個。因此如果要平抑生豬價格的波動,主要就是來穩住生豬的供應。
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我覺得5年,甚至10年都很困難。
對豬周期的定義,行業內與行業外的定義不同。有些人是以兩個價格的最高點,什么時候產能完成了一個周期,這才是一個周期。
應該是以產能來定義,而非是價格。
從價格上來看,我們已經連續出現3年虧損的現象,如果第一年虧損,我們如何來判斷第二年虧損的情況?
豬周期,表面上指的是價格,而背后實際上是產能
二、中國生豬自繁自養頭均利潤盈利變化
我們目前正處于第四個豬周期。
2003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2015年。
我們已經連續出現3年虧損的現象,如果第一年虧損,我第二年價格出現上漲,你很難判斷這個豬周期是否結束了
比如2014年,很多人都判斷錯誤。就是根據所謂的,一年賺,一年平,一年平。結果呢,2014年虧損嚴重 ,一直到2015年第一季度才結束。
那么如何判斷呢?只要行情好轉,母豬存欄量就是上漲的。就看母豬產能。只要過剩的產能沒有被淘汰,我們就不能說這一輪結束了。
如果我們觀念還停留在三年一個豬周期,那么應該換思想了。
我們現在的豬周期從2015年3月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年半,會持續多長時間,不好說。我們必須要根據母豬的情況來判斷。
過去的豬周期之所以短,是因為中小散戶規模較大,進入、退出的速度很快。所以散戶占主力,豬周期是很短的。而且,只要不發生疫情,產能變化幅度很少,過剩不過5%,缺口不過10%。而如今,隨著規模豬場的增加,豬周期有所延長。所有的規模企業都希望擴大自己的規模,這些規模企業很少根據豬周期去調整自己的生產計劃。
當虧損來的是,誰也不會淘汰自己的產能,都希望別人淘汰。
2009、2010年連續虧損兩年,而現在是連續虧損三年。
隨著規?;戎卦鲩L,豬周期過程會越來越長。
三、蛛網理論
我們希望生豬市場出現,收斂式或者封閉性,變化幅度小一些。
這樣飼料企業、獸藥企業也可以根據養殖情況來調整自己的生產情況。
但是很不幸,我們的豬價呈現的是發散性的,這對全產業鏈都是有危害的。生豬養殖情況變化越大,飼料、獸藥企業的變動也就越大。
四、豬周期-價值傳遞
從生豬價格,作為市場經濟的指揮棒。從價格到利潤,再到推動母豬的補欄,最后影響存欄,存欄影響供應,供應最后又來影響價格。
從價格到產能,是市場 的生理周期。什么時候上母豬,什么時候仔豬上市,這都是生理周期決定的。
對于豬場來說,是根據價格來安排生產,那是永遠跟不上市場的。而如果根據母豬來安排,那么是可以跟市場的節奏。
豬周期的核心就是生理周期,這非常符合蛛網理論。研究的就是價格和供給的關系。從生產到價格,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
五、生豬供應的其他影響因素
價值規律對母豬存欄結構的調整以及母豬存欄周期變化特點決定了生豬供應周期的基本變化方向和幅度。其他影響因素有:
1、疫情對母豬產仔率、成活率的影響;
2、豬價對養殖戶心理預期及行為的影響;
3、進口豬肉對總體供應的影響;
4、需求對豬價的影響,主要是季度性的
5、政策調控對供應的影響;
六、與豬價相關的數據
想要熨平豬周期,就首先要有大量的數據。
2007年政府就想要熨平豬周期,但是現實是豬價波動越來越大,豬周期越來越長。我們希望,政府能夠提供一份實際的生豬數據。
比如目前農業部的能繁母豬存欄還是在下降,那么,明年豬價還會繼續上漲?很不幸,我們目前很難拿到準確的母豬存欄。
所以政府對于豬價調控,沒有數據,真的很困難。
七、如何看待調控
調控需要的基礎:
1、準確、及時的真實信息;
2、高效的執行力和透明的社會監督;
3、實用、可行、有效的調控措施。
八、從宏觀角度看豬周期
劇烈波動的豬周期存在的時代背景
1、經濟高速發展、收入快速提高、城市化進程、勞動力大轉移……
2、養豬業生產結構、生產方式、生產效率的變化
3、中國養豬業從傳統低效生產方式向現代高效生產方式轉變
這種劇烈的轉型期,已經進行10來年,目前來看,未來我們可能還會繼續延續5-10年。至于能不能完成轉型,還很難說。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從豬周期上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產。
請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養豬業聯盟是微畜牧旗下養豬專業服務平臺!主要為養豬行業提供行業熱點分析、政策解讀、供求信息、飼養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