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喜大普奔,豬價在奔9的道路上優雅慢行!
近期豬價的上漲得到供需兩方面的加持:
北方地區氣溫連降及雨雪天氣、南方地區氣溫下降及各地臘肉需求持續增多,都促成了豬是終端需求的提升,肉價漲、需求多,屠企不得不提高生豬結算價。
而供應方面,養殖戶普遍看漲心理增強,壓欄挺價現象普遍存在,而在與屠企的博弈中略占上風更是助長了挺價心態。屠企收豬難度增大,也不得不提高生豬結算價。
但是,智農通APP行情寶小編不得不潑點冷水,豬價歡脫上漲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養豬人一定要看到其中的風險。
一、消費旺季,肉價漲勢卻很和緩
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7.44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04元/公斤。
從智農通APP行情寶觀察的數據來看,上周東北、河南、山東等地屠企也存在小幅壓價,雖壓價效果不明顯,但也確實表明市場存在一定的壓價基礎,我們對消費旺季的期望值不可太大。另外今日傳來消息,全國最高價地區——四川個別屠企已有壓價意圖,原因是其判斷當地臘肉需求高峰將要慢慢過去,可能是要收縮屠宰量了。
小編提醒大家,豬價持續穩中小漲才是對養豬人最有利的,見好就收,若是大家都期待某個高價點,集中出欄的后果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適時出欄,不要得不償失。
二、豬場集中拆,造成市場亂象
年底廣東局地拆豬場鬧得沸沸揚揚,之前的文章中行情寶小編已經提到過,對于廣東、福建、廣西等局部地區拆豬場的截止日期是2016年的12月。以下是行情寶的網友分享的一個文件,廣東開平市多個鎮子要在12月20日之前把禁養區的豬場徹底清拆。隨著最后期限越來越近,當地出現集中拆豬場的現象,沒有條件的養殖戶只能盡快把豬賣掉,屠企趁機壓價,造成市場亂象,廣東豬價一度出現整體下滑。
國務院近日也印發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規劃》中多處提及養殖業,強調要大力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并再度強調,2017年底前,全國各地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智農通APP行情寶小編提醒大家,從近兩年的環保勢頭我們可以很確定,政府對畜禽污染是堅定的重錘出擊,大家還是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及時關注當地相關的政府文件,提前做出合理規劃,該遷就遷,該拆就拆,配合有肉吃,盡量把損失降到最低。
三、警惕進口肉年前最后一波突襲
據新華社報道,首批搭乘中歐班列直運成都的歐洲豬肉11日通過檢驗檢疫順利進入我國消費市場。這表明中歐班列“歐亞食品安全運輸大通道”的全面開通。據介紹,首批通過中歐班列進口的豬肉產品來自德國,共21.9噸,1369箱。這批冷凍豬肉搭乘中歐班列自德國紐倫堡出發,直運成都,行程一萬二千公里,共用時十三天,相比海運可節約40多天。
歐洲是我國肉類進口主要來源地,但一直靠海運和少量空運進口。要進入成都等廣大內陸地區,耗時長,成本高,多次轉運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中歐直運班列讓進口豬肉進入我國內陸地區更方便了!作為理智的養豬人不可忽視進口豬肉的影響,雖然近兩個月豬肉進口量有所減少,但進口越來越便利,豬價大漲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四、農業部:加強生豬屠宰監管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部近日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生豬屠宰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推進生豬屠宰監管,進一步加強生豬屠宰檢疫檢驗,著力強化屠宰環節“瘦肉精”監督檢測;對添加“瘦肉精”、屠宰病死豬、注水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嚴防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場。
越是節假日,政府對肉類食品安全查得越嚴,冬季又是豬病高發季節,行情寶提醒養豬人做到心中有數,關心豬價的同時不要放松豬場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方面的工作。優質豬源無論什么時候都吃香,劣質豬是賣不上好價錢的。
請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養豬業聯盟是微畜牧旗下養豬專業服務平臺!主要為養豬行業提供行業熱點分析、政策解讀、供求信息、飼養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