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近年來豬場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先有限養禁養區出現,后有“一刀切”的方式拆除豬場,就連省委書記都親自到豬場視察拆遷工作。
一方面養殖業對水源的污染確實很大,尤其是養殖集中區,部分豬場無任何糞污處理場所,廢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導致河道變成黑臭水道,一場洪水過后河道兩岸的草木都染成了黑色,下游的居民喝到的是“糞水”,所以養豬業環保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養殖戶尤其是散養戶,這些弱勢群體無發言權,養豬是家庭的收入來源,前后幾十年通過養豬來養活了一家子,一旦拆除后得另謀出路。大豬場還有資金和政策扶植的優勢來發展糞污處理設施,散養戶即無足夠的流動資金來完善環保設施,又無資質來獲得政府補貼或者銀行貸款,僅剩下被拆除領取少量的補貼一條路可走。
那么豬場拆除后,這些養豬人都去哪了?小編采訪了過一些老養豬人,看看他們現在都在干嘛:
一些老資歷的養殖戶,養豬幾十年,可以說除了養豬不會干其他的了,豬場拆除后,生活還得繼續,還是要掙錢養家,部分人去了大豬場工作,部分人選擇拖家帶口的到其他省份無環保壓力的地區租地繼續養豬,據了解到很多以前在廣東養豬的豬友回到老家繼續養豬。
部分豬友對豬場進行改造,拆除豬舍后改為種植其他作物:有豬場老板在被拆除的豬舍場地上種植大棚蔬菜,有豬場老板改養豬為養蛇、養牛蛙,有豬場老板改養豬為種蘑菇,也有豬場老板把豬舍拆除后重建為倉庫出租等等。
然而還有很多養豬人不知道未來怎么辦,尤其是那些上了年齡的豬友們,養了幾十年豬,外出打工找不到工作,養老的年齡又還不到,需要掙錢養活自己,這類群體是最需要關注的,小編也呼吁政府在搞環保拆除豬場的時候給這些豬友考慮一下新的出路,別因為照顧了“大家”而忽視“小家”。
養豬的朋友,假如您不養豬了,您還能去干嘛?
請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養豬業聯盟是微畜牧旗下養豬專業服務平臺!主要為養豬行業提供行業熱點分析、政策解讀、供求信息、飼養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