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傳染性先天性振顫(CT)
母豬懷孕期間無任何異常表現,仔豬出生或幾小時后出現震顫,共濟失調,吮乳時,口頻頻點擊乳頭附近,但需一定時間才能吸住乳頭,有的仔豬由于口部顫抖厲害,根本就吸不住乳頭,一部分仔豬因此餓死或被母豬壓死。此時需要人工輔助哺乳。同一窩仔豬中有個別發病的,也有全部發病的,但輕重程度各有差異,同一窩仔豬中如有個別發病的仔豬,其康復時間快,顫抖也較輕。大部分或全部發病仔豬,顫抖較重,恢復相對較慢。臥下或睡眠時顫抖較輕或停止,觀察顫抖停止的仔豬與正常豬基本一樣。耐過的仔豬,大部分滿月后可自行康復,康復仔豬無后遺癥。極個別豬顫抖延續到成年。
二、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
常見于斷奶后至16周齡的仔豬,可見斷奶前膘肥體壯的仔豬,斷奶后逐漸消瘦,斷奶前后形成強大反差,皮膚蒼白,個別豬黃疸,毛長,毛稠、毛亂無光澤??梢娯i年齡不大,但是都帶老相。呼吸加快、咳嗽。行走無力,精神沉郁。個別嚴重病例耳水腫增厚,其上布滿紅紫斑和紫色的疙瘩,眼周圍充血、瘀血紅腫。部分病豬腹瀉黑色糞便。提起兩后肢擺動,感覺綿軟、衰竭、掙扎無力。使豬仰臥可見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閹割后的仔豬提起后肢或仰臥時,凸起的一對腹股溝淋巴結,很多人認為是仔豬的兩個睪丸。腹瀉,尿黃或排尿到最后時,可見灰白色絮狀物。
三、皮炎腎衰綜合癥(PDNS)
本病是架子豬易得一種以皮膚炎癥、腎小球腎炎和間質性腎炎為特征的疾病。皮膚初期潮紅,中后期皮膚蒼白,表面有圓形或不規則形凸起的疙瘩,疙瘩先后呈紅色、紫紅色或頂部黑色結痂。有的豬幾乎一夜之間遍及全身,有的豬周身皮膚紫紅色或灰紫色。但豬并未表現強烈的癢感。本病的紫疙瘩是布滿整個皮膚,基本沒有毛稀處多,密處少之分。病愈的豬疙瘩消失后,留下明顯的痕跡。有的豬可見眼瞼稍腫,眼睫毛上附著較硬的污垢,但并未見眼角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急性病例可見體溫升高、厭食、腿軟等癥狀。
四、繁殖障礙型
哺乳母豬在仔豬斷奶后,母豬長時間不發情或雖然發情,卻屢配不孕;懷孕母豬體溫正?;蛏愿?,皮膚暗紅粗糙,陰門上可見黃豆大小的紫泡,流產、早產,產出木乃伊胎或弱仔。
五、肺炎(NP)或呼吸
道綜合癥(PRDC):本病以斷奶仔豬生長速度降低、飼料利用率降低、食欲減退、咳嗽、呼吸困難為特征的疾病,雖然總體死亡率不高,但可嚴重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
六、心肌炎和腸炎
本病發病以育肥中后期豬為主,主要以肥豬頑固性拉稀為主。
七、綜合防治
⊙子豬斷奶后3~4周是預防豬圓環病毒病的關鍵時期。當前對于圓環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就是疫苗防疫。
⊙商品豬可在2—4周齡免疫一次,1ml/頭;后背母豬配種前間隔3周免疫兩次,2ml/頭;經產母豬普免,一年3~4次。
⊙做好豬瘟、支原體、偽狂犬和藍耳等疫苗的免疫工作。
⊙在生產管理上,盡可能減少對斷奶子豬的刺激。
⊙避免過早斷奶和斷奶后更換飼料,斷奶后要繼續飼喂斷奶前的飼料至少10天;并在飲水中添加多維和葡萄糖,避免斷奶后并窩并群造成的應激;避免在斷奶前、后1周內多次注射疫苗;降低飼養密度,為仔豬提供舒適的環境。
⊙對不吃食的病豬,肌注燒熱快好、長效土霉素、維生素B12、維生素C、中藥制劑抗瘟王。應用3d后,發病豬又死2頭,其余病豬體溫正常,稍有食欲。又應用一個療程,發病豬大多恢復正常,但仍有3頭豬食欲減少,生長緩慢,皮膚發白,但體溫、精神正常。
⊙在藥物保健上,主要預防細菌性感染造成的傷害,推薦藥物:利高霉素或強力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進行保健。
八、討論
1、豬圓環病毒病是一種新的傳染病,目前在尚無疫苗、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下,應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堅持自繁自養,外購豬要嚴格檢疫,隔離觀察,確認無病后方可入群。嚴格實行“全進全出”制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驅蟲工作,搞好定期消毒工作。
2、豬圓環病毒2型感染在本場出現了三種臨床表現,即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豬間質性肺炎。由此可見,該病毒不僅損害免疫器官,還損害肺臟、腎臟、心臟等,使多器官功能衰竭?;謴洼^為緩慢,甚至有的病豬即使恢復也成為病僵豬。
3、由于該病毒損害免疫器官,使機體的抗病力下降,所以易繼發豬附紅細胞體病、豬放線菌性肺炎、豬支原體性肺炎、豬鏈球菌病等,在預防與治療上應適宜用藥。
4、在治療該病時,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優于單一用藥。
5、抗菌、抗病毒中藥適口性差,要根據實際情況掌握用藥劑量,避免大量投藥造成豬食欲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