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豬的黃金原則是什么?
每天細心觀察每圈的每頭豬。
豬的生存條件好壞首先表現在豬的行為上,最終累積反應在豬的形體上。對豬群觀察宜從動態到靜態,從大處向小處看,再從小處向大處看,在大處看問題,在細節找根源。
飼養管理者應該對自己所豬舍的豬只要利用添加飼料、清糞等機會仔細觀察,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豬場員工要及時向獸醫或技術員匯報。豬場技術員和獸醫每日至少巡視豬群2-3遍,“平時看精神,喂飼看食欲,清掃看糞便 ”,并經常與飼養員交流溝通,互通豬群相關信息,以掌握豬群動態。無論是飼養員還是技術人員,觀察豬群要認真、細致,掌握好觀察技術、觀察時機和方法,掌握豬發出的信號。對觀察中發現的不正常情況,應及時分析,查明原因, 盡早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常見的觀察豬群的重要信息有:
第一:臥姿和睡姿
健康豬群在保暖恰當的條件下睡覺多側臥、四肢多伸展,頭側著地,若爬臥時后腿屈于腹下;呼吸多為胸腹式呼吸,呼吸均勻深長。病豬則垂頭委頓,蜷臥呻吟或離群獨臥于糞尿中。
第二:體表被毛、耳朵、鼻吻、眼睛、肛門。
體表被毛:健康的豬,皮膚光滑圓潤,肌肉豐滿;如豬皮粗硬而且缺乏彈性,有腫脹、潰瘍、紅斑、爛斑、黃染等則是有病的表現。
豬耳朵顏色:有些發病豬只耳朵多變藍,豬耳變藍有很多種,包 括耳朵邊緣發藍、耳朵根部發藍,整個耳朵發藍。
豬鼻子:濕潤或干燥,是否有水泡或潰爛?
眼睛:健康豬的眼睛干凈、明亮有神。病豬眼睛發紅或有淚瘢,眼結膜藍紫發紺無神、有眼屎、眼窩塌陷。
肛門:健康豬的潔凈;病豬粘有糞便,發紅。
第三:糞便、尿液
糞便:健康豬糞便柔軟濕潤,呈圓錐狀,沒有特殊氣味,若糞便干燥、硬固、量少,多為熱性病,糞便稀薄如水或呈稀泥狀,排糞次數明顯增多,或大便失禁,多為腸炎,腸道寄生蟲感染,仔豬排出灰白色、灰黃色或黃綠色水樣糞便并帶腥臭味,為仔豬白痢,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傳染病,糞便中?;煊姓骋耗撘杭把旱?。
尿液:健康豬尿液無色透明,無異常氣味,病豬尿液少且黃稠。
第四:體溫
豬在生病的過程中,不同的病狀會出現不同的體溫問題,體溫在不同的病癥中會有高有低,許多原因都會造成豬的體溫過高或者過低。
豬的正常體溫為38℃~39.5℃(直腸溫度)。不同年齡的豬體溫略有差別,如剛初生的豬體溫為39.0℃;哺乳仔豬39.3℃;中豬39.0℃;肥豬38.8℃;妊娠母豬38.7℃;公豬38.4℃。一般傍晚豬的正常體溫比上午豬的正常體溫高0.5℃。
第五:采食量
如果住采食量下降,要從生理因素,環境因素,日糧因素,病理因素多方面考慮,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