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談到中小型養豬戶,那規模都不是很大,正如說家家有本難念的金,面對中小型養殖戶,今天喜人農場周夕人給大家聊聊都有哪些心中疼是除了同行家人不了解的。
對于養殖戶來說,市場好的年,養著有激情,但是遇上低谷期,可能就會把以往轉來的錢都賠進去了,經過多年以來看生豬價格,幾乎都在三年一個周期,很多人都死在第二年的低谷期,沒賺到第三年高峰期價格。
中小型養豬戶心中疼,有誰能懂。
面對中小型養殖戶,一般都是夫妻兩人或者自己一人打理養殖場所有事項,筆者也許參觀了附近好幾個中小型養殖場,幾家的規模在30-100頭左右,他們中有的是父母幫忙飼養,自己在做其他的生意,有的是自己一人打理。
由于規模小,當然自己既要做飼養員,還要做獸醫,還要衛生管理,豬接生等等一人承包,時常關注豬動態,一個人就像真是個超人,這樣整天給豬打交道,搞的滿身丑哄哄的,對豬的好有時候可能連家人都沒有那么好。
也還沒賺到什么錢,市場好跟著數量不多,市場差還得賠錢,筆者身邊經常有朋友調侃中小型養豬戶要想賺錢就得在兩個條件,一是豬價進入低谷期,大家都虧本退出了,二就是來一場大型豬瘟,別人養的大部分都死了。
面對中小型養豬戶,不能有效把控市場走向,也沒有專業的養殖技術,更別談先進養殖設備,當然面對風險抵抗力會更差,都希望國家能出臺一些政策能有效幫助豬農,但是往往沒真正得到,比如養殖補貼,真正到手的人呢很少,相反,像今年出臺環保,多少中小型養殖戶被迫關閉。
中小型養殖戶,面對養殖的心酸可以說只有自己懂,其他的人只是看到你賺了多少錢,不知道你虧了多少錢。
養豬環境堪憂、中小型養殖戶面臨的困境
大環境方面,我國養豬特點是千家萬戶養豬,雖然規?;B豬越來越多,散養戶在逐步退出市場,但養殖規模較小,還是以中小型豬場為主。前幾年行業的準入門檻兒太低,不需要任何專業背景或資格即可從事養豬。
特別是農戶的小規模豬場,往往不經過任何審批,隨意建造豬舍,缺乏統一的規劃設計,很少考慮環保。在養豬集中的地方,豬場密集,甚至沒有隔離區,一旦發病,傳播迅速無法隔離,難以得到快速、有效控制。
小環境方面豬場規劃、設計不合理,豬舍間距過小,各區之間隔離區不夠,豬舍低矮,通風不良,冬季陰冷,夏季悶熱,濕度過大,臭氣熏天。豬舍內的設備也存在許多問題,如高床的高度不夠,床下糞便堆積;育肥豬欄四周采用實體墻結構,豬生活的區域通風不良,諸如此類問題舉不勝舉。豬長期生活在不良環境中,生活在應激狀態下,抗病力下降。
對病死豬的處理不當,許多中小型豬場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掩埋深度不夠,甚至隨意丟棄到路邊、陰溝、水塘等處。當豬發病時,豬場為了減少損失緊急賣豬。社會上也有專門低價收購病豬、死豬、淘汰豬的。造成疫情擴散,病原傳播。更多的豬場環境保護措施不到位,豬場排出的污水沒有經過處理隨意排放,污染環境也造成病原的擴散。
養豬環境治理是一把雙刃劍,對養豬環境的的規范化,能夠改善豬和人的生存環境,同樣也意味著養豬成本的進一步加大,中小養戶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養豬不易,但養豬人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請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養豬業聯盟是微畜牧旗下養豬專業服務平臺!主要為養豬行業提供行業熱點分析、政策解讀、供求信息、飼養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