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群在正常生長過程中或發生疫病后,會出現部分病殘豬。這部分病殘豬在后續飼養過程中,生長速度緩慢、影響飼料報酬,同時,作為病原攜帶體,威脅著豬場的生物安全和豬群穩定。病殘豬若得不到正確的調理,預后往往不良,成為豬場死淘的主要部分。
1、腹瀉病殘豬
指罹患腹瀉疾病后遺留的病殘豬。腹瀉病殘豬腸道受損,腸道內菌群失衡,腸道機能紊亂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受制。腹瀉病殘豬表現厭食、瘦弱、蒼白,部分頑固性腹瀉,糞便量減少,內可見腸黏膜樣絮狀物。
腹瀉病殘豬應主要注重腸道護理,恢復腸道正常機能,促進采食。同時,盡量減輕腸道負荷,并補充營養。
1)挑出每欄的腹瀉豬,另置于一干凈欄合,保證溫度合適、欄面干凈。
2)保證充足飲水,適當控料,較大日齡可停料24 h,減輕腸道負荷,促進清腸止酵;控料或停料時,需通過飲水添加補液鹽、葡萄糖等營養物質。
3)病殘豬使用水料調理,水料比3∶1;同時,料槽適當添加少量干料,誘導病豬采食。
4)腸道菌群調理:可通過投喂藥物或益生菌2種方式。
①藥物保?。涸诓埑跗谑褂?,且可以抗細菌繼發感染;常用選擇藥物為阿莫西林、恩諾沙星、慶大霉素、硫酸鏈桿菌素等在腸道吸收較差、可在腸道發揮抑菌殺菌作用的藥物;藥物按保健劑量使用3~5 d。
②益生菌投喂:在前期使用抗生素調理無效后,作補充。使用益生菌時,停止抗生素投喂。
5)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通過靜脈輸液或腹腔補液,以補充液體為主,可適當加入少量抗生素抗繼發感染。
2、神經癥狀病殘豬
指各種原因引起突然倒地等神經癥狀的病豬,經救治未死亡,后期表現生長遲緩、喘氣、蒼白。該類病殘豬調理以恢復豬只正常采食為目標,其可能遺留的頭頸彎曲、后肢麻痹、顫抖等為神經系統器質性損傷所致,無有效解救方法。
臨床常見的引起病豬突然倒地的原因主要是鏈球菌感染,此外還有各種應激,如疫苗接種應激、中暑、打架應激等。在調理過程中,需首先考慮解除病因。
1)病豬表現出神經癥狀,意味著顱內壓增高,因此救治的目的是降低顱內壓,可通過耳靜脈放血、溫水沖淋頭頸部等,若由細菌感染引起,需靜脈推注磺胺類抗生素。
2)病殘豬使用水料調理,水料比3∶1;同時料槽適當添加少量干料,誘導病豬采食。
3)增強機體免疫:可采取中藥調理的方法及其他免疫增強物質和血清等。
4)適當抗生素調理:主要針對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將藥物按量添加至飼料中;可選擇藥物配伍包括阿莫西林、磺胺六甲、氟苯尼考等;個體病豬做肌肉注射,連續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