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新聞中心
  • 行業視點
  • 農業部獸醫局局長馮忠武:“十三五”時期獸醫事業發展思路
    來源:  發布日期:2016-11-14  發布者:佚名  共閱1155次

    一、 有成效——十八大以來獸醫工作成效明顯
    1. 動物疫病預防成效顯著
    重大動物疫病流行強度逐年減弱,發病頻次逐年降低,發病范圍逐年縮小。

    2. 獸醫衛生監管穩步推進
    全國產地檢疫畜禽 356.87億頭(只),屠宰檢疫畜禽 198.71 億頭(只)。每年組織開展包括抗生素在內的獸藥殘留監測,年監測量 1 萬余批,近幾年合格率保持在99.8% 以上。每年組織開展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年均檢測量 3 000余批。全國無害化處理養殖環節共處理 6 762萬頭(只),補助金額 54.09 億元,自2014 年起,屠宰環節中中央財政補助金額每年 6.65億元,地方財政按比例配套。

    3. 獸藥、屠宰產業支撐有力
    截止2016年6月,獸藥生產企業共1825家,山東、河南、江蘇、廣東和四川 5 省獸藥生產企業約占總量的 50%。2015年產值約 462 億元,年銷售額約413億元。其中生物制品年產值約 118億元,年銷售額107億元。獸藥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型企業僅占總數的 3.05%。

    截止2015 年底,全國屠宰企業 27 531家,其中,生豬屠宰企業12 175家,屠宰廠2937家,小型屠宰場點9238家,牛羊屠宰企業6 286家,家禽屠宰企業8659家,其他 114 家。2015年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 2.14億頭、病害豬無害化處理量61.94 萬頭。

    二、 有基礎
    1. 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
    近年來,隨著包括《動物防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畜牧法》等法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 ; 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執業獸醫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 ; 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管理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 ;有關動物防疫標準 122 項、行業標準 98 項、禽流感、口蹄疫等若干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和防治技術規范等標準技術規范 ;2008 年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實施以來,有 15 個省修訂了地方動物防疫條例的地方性法規 ;湖北獸藥管理實施辦法等相繼出臺,獸醫法律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2. 機構隊伍相對完善
    農業部下屬獸醫局、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哈爾濱、蘭州、上海、長春獸醫研究所到下一級省級畜牧獸醫局直至最底層的鄉鎮畜牧獸醫站,畜牧獸醫機構基本完善。另外,經確認我國目前已有官方獸醫約10萬人,全國獲得執業獸醫資格人員共7.2萬人,經登記的鄉村獸醫 27.7萬人,村級防疫員 64.5萬人。

    3. 基礎設施保障有力
    截止2015年底,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系統已有 2個國家級動物疫病防控信息化項目,28個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2685個縣級動物防疫站和34 172個鄉鎮獸醫站。獸藥監察和殘留監控系統,已有 5 個國家級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8個國家級獸藥安全評價實驗室,28 個省級獸藥監察所,扶持了19個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生產企業。

    4. 獸藥產業健康發展
    獸藥管理法規體系基本形成,包括《獸藥管理條例》、《獸藥注冊辦法》、《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相繼出臺。獸藥產品質量也在逐年提高,抽檢合格率逐年上升,從 2010 年起獸藥產品合格率均在 90% 以上。

    5. 屠宰行業管理穩步推進
    屠宰職能移交基本完成,國家層面 :商務部的生豬屠宰定點監督管理職能已劃入農業部,《中央編辦關于農業部有關職責和機構編制調整的通知》中也明確了農業部畜禽屠宰監管職責,獸醫局加掛了“農業部畜禽屠宰管理辦公室”牌子,疫控中心也加掛了“農業部屠宰技術中心”牌子;地方層面:31 個省份已全部完成移交,93% 的地市也已完成,80% 以上的縣市也已完成。

    屠宰行業法律法規也相繼出臺,包括《中國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等。

    三、 有困難
    1. 國內疫情依然復雜嚴峻
    國內疫情依然嚴峻,面臨病種多、病原復雜、污染面大、流行范圍廣等情況。重大動物疫病在部分區域仍呈流行態勢,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趨勢,局部地區呈暴發流行,外來動物疫病傳入的風險也持續加大。

    2. 疫情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征 :
    一是病種多,新增快,截止 2015 年,納入一、二、三類疫情管理的病種共 157 種,其中流行廣泛、危害嚴重的超過 40 種。新傳入動物疫病 20 多種,比如:高致病性藍耳病、A 型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 ;

    二是病原復雜,變異快。同一個區域病毒病、細菌病、寄生蟲病并存,同一動物一、二、三類疫病并存,同一種疫病不同亞型并存,病原不斷發生變異、背景日趨復雜 ;

    三是流行范圍廣。多種重大動物疫病呈全國性分布,多種人畜共患病呈地方流行。此外,種豬場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偽狂犬病等多種病原持續存在,種禽場禽白血病、白痢感染率較高,源頭治理任務艱巨。

    3. 全球疫情風險威脅持續加大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人員交流和動物產品流動頻繁,疫病跨境傳播風險加大。我國陸地邊境線 22 000 多公里,跨境放牧和邊民互市頻繁,且周邊國家防控能力較差,加上大批動物及動物產品走私入境,及氣候變暖 / 蟲媒病病原分布變化等因素,加大了外來動物疫病傳入我國的風險。

    就國際情況來看,禽流感全球疫情形勢異常嚴峻,2015年全球共有 32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生了H5、H7 型禽流感 ;口蹄疫在亞非地區依然嚴重,2015年亞非地區共有近 10個國家或地區報告發生口蹄疫疫情或分離到病毒 ;小反芻獸疫亞非地區呈地方流行,南亞、中亞和西亞等國家小反芻獸疫疫情常年呈地方性暴發 ;非洲豬瘟在東歐地區快速擴散,2015年以來,俄羅斯、波蘭、立陶宛等東歐國家陸續發生疫情。

    4. 傳統養殖和流通方式依然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養殖的規?;潭炔桓?,活禽長途調運帶來動物疫病跨區域傳播風險。

    5. 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壓力大
    化學性風險(獸藥殘留、農藥殘留、環境污染物、非法添加物等)和生物性風險(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嚴重影響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從養殖到屠宰鏈條長、環節多。人畜共患病、藥物殘留等風險因素多,難防范、難管理。

    6. 獸藥產業小、散、亂、差情況依然存在
    一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重復建設使產能利用率低 ;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嚴重,中小型企業的市場定位不明確,產品多為跟風仿制,技術含量低,可替代性強,缺乏核心競爭力 ;三是創新能力不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作用不明顯,產學研對接不緊密,科學研究與市場需求脫節 ;四是源頭質量控制存在瓶頸,生物制品原材料質量不高,免疫佐劑質量總體較差;五是生產工藝相對落后 ;六是市場秩序需要進一步規范,假冒偽劣現象、生產經營使用不規范現象時有發生,獸醫管理機構不全、力量不足,執法手段問題亟需解決。

    7. 屠宰行業監管形勢極其復雜
    (1)行業轉型升級難度大。“多、散、小、亂、差”并存,規模以上屠宰企業僅占 20%,產能嚴重過剩,多數屠宰企業實際屠宰量不到設計能力的 1/3 (2)企業主體責任難落實。收費代宰現象普遍,全國屠宰企業代宰比例高達 75%。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注水、注入瘦肉精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8. 組織嚴密的獸醫管理體制尚未完全形成
    (1)獸醫管理體制仍需完善,還存在著行政管理、監督執法、技術支持等不同類型機構之間協調配合問題、內外檢的職責邊界與協調配合問題、工作條件能力與職責定位不匹配問題、基層監管和服務能力不足問題、獸醫工作責任體系不完善問題 (2)法律體系仍需健全。獸醫人員管理方面還存在法律空白,法律法規銜接或存在空白,或要求不一致,甚至存在沖突。

    9. 獸醫部門與管理和服務對象的協同關系仍需加強
    需進一步理清政府與市場關系,以形成“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的協同效應。另外,需建立養殖、屠宰鏈條中市場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以有效對應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四、有方向
    獸醫工作新定位是保障“四大安全”,包括:
    (1)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糧食安全)
    據 FAO 和 OIE測算,全球已知陸生動物疫病超過 300 種,動物疫病每年給畜牧業造成的直接損失介于 20% ~ 30%。如果動物死亡率降低一個百分點等于增加了 434 萬噸肉蛋奶等動物蛋白供給。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將超過 90 億,動物產品需求量將增加 50%。在我國,水土、環境、資源對農牧業生產的約束性不斷增強,做好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對于降低資源消耗,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有效供給具有特殊意義。豬、禽死亡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可減少直接經濟損失 150 億元。

    (2)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從某種意義上講,動物疫病防控是人類疫病防控的前沿陣地和重要基礎。統計表明,在 1460 多種人類傳染病病原體中,60% 來源于動物。歷史上給人類帶來災難性損失的傳染病中,80% 為人畜共患病。目前全球每年仍有1700 萬人死于傳染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畜共患病。近 10 年全球新發病傳染病中,75% 源于動物,SARS、尼帕病等均引發了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影響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以藥物殘留為主的化學性風險,二是以致病微生物為主的生物性風險。

    (3)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把獸醫衛生和環境保健、生態文明聯系在一起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
    一是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不當影響生態環境安全 ;
    二是獸醫藥品使用不當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危害 ;
    三是野生動物多樣性是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防止動物疫病引起野生易感動物發病、死亡,保持動物數量平衡,促進人、動物與自然和諧共存。

    五、有目標
    “十三五”時期獸醫工作目標,有四項原則和四個目標,四項原則是 :把全面提高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控制能力作為主攻方向 ;把全面提升獸醫體系效能作為核心任務 ;把全面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 ;把全面促進產業發展作為關鍵舉措。

    四個目標 :
    (1)獸醫事業發展保障措施更加有力。
    基礎設施和機構隊伍更加健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體系更加完善,獸醫公共財政投入機制更加穩定,獸醫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更加深入,科技支撐能力和獸醫社會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2)動物疫病防治能力顯著增強。
    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16 種國內優先防治病種達到《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提出的考核標準,13 種重點防范外來病的防范和處置能力明顯提高,動物發病率、死亡率和公共衛生風險顯著降低。

    (3)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監管能力顯著提高。
    風險管理能力顯著提升,活畜禽長距離大范圍調運得到有效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不斷完善,屠宰行業基本實現分級分類管理,獸藥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在 95% 以上。

    (4)獸藥產業和畜禽屠宰產業健康發展。
    獸藥產業總產值增長 20% 以上,大中型企業占比提高20% 以上,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占比超過80%,牛、羊、雞集中屠宰穩步推進,城市鮮肉市場占有率超過 30%。

    六、有辦法
    “十三五”時期做好八項重點工作 :
    1. 深化獸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健全完善獸醫工作體系,調整和理順獸醫機構關系,著力加強獸醫隊伍建設,大力發展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

    2. 加強獸醫衛生法治建設
    完善獸醫衛生法律規范體系,加強基層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形成獸醫普法宣傳教育機制。

    3. 提高動物疫病防治能力
    有計劃地控制凈化重點病種,防范外來動物疾病傳入風險,遵循四大策略防治疫病,包括種畜禽場疫病凈化策略、養殖場所動物疫病風險防范策略、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策略和疫病監測預警處置能力提升策略。

    4. 強化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
    包括養殖環節、動物移動環節、屠宰環節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安全風險進行強化管理。

    5. 推動獸藥產業轉型升級
    有四個重點任務 :一是提高獸藥監督管理能力 ;二是加強獸用抗菌藥治理 ;三是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四是全面推進獸藥風險評估工作。

    6. 促進屠宰行業健康發展
    (1)落實三方責任,嚴格行業準入條件。落實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三方的責任 ;做好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加強屠宰產業規劃引導,嚴格屠宰企業準入管理。(2)增強能力,提高肉品質量保證水平。通過提升監管執法能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提升監測預警能力,提升行業自律能力,提升屠宰行業管理能力,提升屠宰企業標準化生產能力,保證肉品質量。

    7. 強化獸醫科技創新能力
    (1)完善獸醫科技管理機制。產、學、研之間加強信息交流共享,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引導產學研緊密結合。(2)強化科技創新推廣能力建設。統籌資源,做好動物疫病綜合防治技術、畜禽產品安全保障技術研究、推廣先進適用技術。(3)突出獸醫科研重點。重點包括病原學、流行病學、致病與免疫機制、新發病診斷防控技術、高通量快速診斷技術、新型疫苗、藥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凈化根除關鍵技術、致病微生物監測、獸藥殘留監測、耐藥性監測、非獸藥類添加危害識別等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究。

    8. 構建全鏈條獸醫衛生監管服務信息化體系
    一是統籌規劃信息化體系,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風險追溯監管信息體系 ;
    二是加強關鍵系統建設,包括動物疫病防控信息管理、預警預測和應急指揮系統、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追溯系統、國家獸藥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家獸藥產品追溯系統、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應用系統、畜禽屠宰行業管理系統 ;
    三是健全標準規范體系,包括獸醫衛生公共管理服務數據信息規范體系,信息化建設運行管理規章制度。
    (本文根據會議錄音整理,未經專家本人審閱,如有出入,以專家意見為準。)


    請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獸藥寶是獸藥直銷網旗下移動互聯網信息平臺!為您提供獸藥、獸醫、養殖熱點,政策解讀和技術指導服務等!歡迎您的關注!咨詢:0371-6096 8118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上一篇文章:閑置雞舍的清理
    下一篇文章:獸藥企業死亡的六大原因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