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十三五”時期獸醫事業發展的新藍圖,對于更好地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0月20日,農業部發布《全國獸醫衛生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記者就此專訪了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于康震表示,作為國家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農業部在充分征求國家有關部委、各?。▍^、市)獸醫主管部門等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正式出臺《規劃》,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清晰描繪了“十三五”時期獸醫事業發展的新藍圖,對于更好地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獸藥產業是防治動物疾病、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支撐產業?!兑巹潯穼⑷绾我龑ЙF藥產業健康發展?
于康震:《規劃》立足促進獸醫產業轉型升級,兼顧當前和長遠,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規劃》強調進一步創新獸藥管理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管理制度,修訂獸藥注冊辦法,調整不同類別獸藥注冊要求,建立符合中獸藥特點的注冊制度,科學設定寵物用藥質量標準與食品動物用藥質量標準。
其次,《規劃》強調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勢頭。提高獸藥生產經營技術門檻,淘汰生產工藝落后、質量安全隱患大的獸藥產品。改革完善強制免疫疫苗定點企業指定制度。完善新獸藥安全評價標準,加大獸用抗菌藥安全風險評估力度,加快淘汰高風險品種。支持研發新型抗感染藥物,動物專用原料藥及制劑、安全高效的多價多聯疫苗、新型標記疫苗及獸醫診斷制品、寵物和水產用疫苗。逐步壓減轉瓶培養方式、粉散預混劑等簡單劑型生產能力。
第三,《規劃》強調進一步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支持獸藥連鎖經營,促進獸藥電子商務規范發展。嚴格管理抗菌藥物原料藥的銷售渠道,禁止抗菌藥物網絡銷售。建立獸藥研發、生產和經營企業信用記錄,實施基于企業信用評價的差別化監管制度。
第四,《規劃》強調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建設。建立獸藥質量標準評價和淘汰機制,加大獸藥特別是中獸藥中非法添加其他成分檢測方法標準制訂力度,實施獸藥標準物質與獸藥注冊準入關聯審批。
第五,《規劃》強調進一步提高技術支撐能力。完善獸用生物制品檢測體系,提高獸用生物制品質量監控能力。支持獸醫診斷制品標準化、規范化生產??茖W布局全國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點,加強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和風險評估,完善國家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數據庫。建立獸藥中非法添加物檢測平臺,提高獸藥非法添加其他成分檢測能力。
記者:生豬屠宰行業管理職能調整以來,農業部一直致力于加強屠宰行業管理,《規劃》在引導生豬屠宰行業發展上提出了哪些舉措?
于康震:《規劃》在生豬屠宰行業管理方面突出強調三個重點。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強調培育屠宰加工龍頭企業,支持養殖屠宰加工融合發展,推動建立屠宰企業與上下游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淘汰手工和半機械化小型屠宰場點,堅決關閉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屠宰企業。
二是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推進生豬屠宰標準化生產。嚴格代宰條件,規范代宰行為,監督代宰企業執行屠宰操作規范和質量安全標準。推動屠宰企業自營化發展。完善肉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實行肉品分類分級制度。嚴格落實屠宰檢疫、肉品品質檢驗和“瘦肉精”等風險物質檢測制度。
三是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建立“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強化屠宰行業管理和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健全屠宰企業日常監管和定期巡查制度。
記者:加強科技支撐是做好獸醫工作的關鍵,《規劃》在引導獸醫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方面做出了哪些安排部署?
于康震: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大勢所趨,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開辟發展新空間,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的戰略選擇。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發展,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獸醫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行業。推動獸醫衛生事業發展,必須加快科技創新?!兑巹潯窂娬{以服務和促進獸醫衛生事業發展為根本,以保障獸醫衛生安全為導向,加強獸醫科技管理。促進建立以解決實際問題、加快科技創新為導向的科研成果評價機制。加強各級各類獸醫教學科研單位、技術支持服務機構信息交流共享,強化各級各類獸醫實驗室的溝通協作。推動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引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科研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堅持需求導向,系統研究重點動物疫病病原學、流行病學、致病與免疫機制,新發病的診斷和防控技術,新型疫苗藥物、高通量快速診斷技術,以及凈化根除關鍵技術、動物疫病監測預警新型技術、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風險追溯管理技術。鼓勵開展細菌耐藥分子流行病學和耐藥機制研究,支持耐藥菌感染快速診斷技術、動物專用抗菌藥物和可替代抗菌藥物環境污染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