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目前.飼料行業的重點任務就是對飼料的安全評價及防控.這包括集成蛋雞飼料安全與品質檢測與分析技術,創建、整合配套的評價技術方案:制定安全飼料的生產技術規范:開展新型綠色飼料添加劑對不同生長階段蛋雞影響的研究:協助蛋雞健康無公害高效養殖技術的推廣,為蛋雞養殖企業健康無公害高效養殖技術的推廣提供技術支持及推廣蛋雞低成本日糧配方技術。飼料營養的工作任重道遠,現在我們共同來看一下蛋雞營養與疾病的關系。
一、蛋雞營養飼料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預混料的概念模糊,使用預混料的同時使用其他添加劑。預混料已經是半成品,像維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劑等原料已經添加完畢,并且足夠蛋雞的營養需要。在使用時只需要配合能量飼料、蛋白飼料、礦物質原料就可以了。養殖場在使用時可以不用另行添加,如果有需要的話必須和廠家商量再酌情添加。
(二)使用預混料的養殖場按照廠家的飼料配方,一般要使用玉米一豆粕型日糧.相對來說,玉米一豆粕型日糧的成本比較高,各養殖場基本上不計算其成本.也不敢使用非常規飼料原料。
(三)營養水平不清楚。在養殖過程中,飼料成本占據整個養殖成本的70%,如果飼料營養水平不夠、不均衡或者是過剩都會對蛋雞養殖造成傷害.影響養殖效益。在生產中,養殖場都擔心飼料廠家為節約成本而降低營養添加量.而實際上目前存在的不是飼料的營養水平不夠,而是營養過剩問題。
(四)忽視飼料管理對飼料養分利用率的影響。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雞群對飼料養分的需要。一般情況下,生產中減少應激就減少了飼料的浪費。
(五)對飼料關注度低。
二、對養殖場的建議
基于蛋雞飼料營養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小規模蛋雞場盡量使用全價料;二是要充分了解預混料的意義:三是轉變觀念,充分認識營養飼料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四是精細化管理,減少應激.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五是使用非常規飼料原料.降低成本
三、從營養角度看養殖現狀
(一)養分及募之間的關系
飼料中凡能被動物用以維持生命、生產產.品.具有類似化學成分性質的物質,稱為養分。飼料是養分的載體,動物通過采食飼料從而獲取自身需要的營養物質。通過分析,飼料中含有六大養分.包括水、礦物質、粗蛋白質、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飼料中各養分之間需要達到相互平衡,他們的關系可以表示為:糖類、脂類和蛋白質就像汽車一樣,在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調解下:在水中正常行駛,水就相當于馬路。
各個養分的基本功能是:作為動物體的結構物質,是動物生存和生產的能量來源.是動物機體正常機能活動的調節物質.這i項基本功能是完成機體的生存需要。另外一個附屬功能就是形成產品.對于蛋雞來說就是產蛋。
蛋雞的營養需要包括維持需要和生產需要兩大類,維持需要主要是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的平衡,從而調節體溫、維持基礎代謂十,像呼吸活動、心跳循環、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的神經活動及隨意的運動。機體在維持需要的基礎上再進行妊娠、增重、泌乳、產蛋、產毛和使役等生產需要。
從以上方面可以看出維持需要屬于無效生產的需要,但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合理平衡維持需要與生產需要之間的關系,對于蛋雞而言,盡可能減少維持需要.增加生產需要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在實際生產中,維持需要是可以調控的,其中影響維持需要的因素包括動物種類、品種、性別、年齡和健康狀況、皮毛類型、活動能力。動物越健康,維持需要越少。
(二)動物生產特點
1.低效率
通過對比各種動物將飼料能量、蛋白質轉化為人類食物的效率發現,蛋雞產蛋的養分轉化率是最高的。同時也可以看出養分通過動物分流只有15%~20%進入產品,其他的80%~85%進入環境。
2.高污染
這主要表現在同體的糞便、灰塵、損失飼料;液體的。尿和廢水.氣體的氨氣、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甲烷、二氧化硫等。這些造成了水污染、溫室效應以及直接危害人畜。
(三)養殖業現狀
動物遺傳潛力不斷提高,飼養密度增加,養殖場環境變劣,添加抗生素和藥物致使動物免疫力不斷下降,病源的毒力和變異增強,進而是動物疫病¨趨嚴霞,養殖場的損失也逐步增,|J¨。,對此四川農大陳代史教授總結說,“在現代生產生活巾.各種應激所致的免疫力降低已是目前人類和畜禽產品普遍處于免疫力底下的‘暇健康’狀態,岡此通過一些切實町行的措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免疫機能.是營養學家和醫務r作者目前面臨的且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對于動物的疾?。藗儠扇「鞣N措施,像改良雞的品種,培育優秀的抗病力強的品種等等。但往往會忽略營養在免疫上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樹立的觀念是營養是免疫的物質基礎,營養是疾病的克星。
四、疫病與動物的反應
病原微生物與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不斷斗爭和適應.不但讓動物具有了較強的免疫系統,還讓微生物不斷突變.致病力越來越強。從動物的長期進化和自然選擇的結果看,疾病的不斷挑戰使動物的代謝逐步增強,動物為了盡可能地活下來。更多的養分從用于生長轉向自身的免疫系統,用以抵抗疫病。在人工選擇下,蛋雞的生產潛力大幅提高,產蛋性能大幅提高,機體的代謝模式嚴重偏離了自然選擇的軌道,這就導致了分配到免疫系統的養分減少,分配到產蛋的養分增加。從而使機體的免疫力較低,發生疾病后死1l=率較高。
從以上的情況看“5.專注于提高生產性能的選擇,在基因上改變了養分的分配,必定犧牲生產以外的功能:疫病導致動物采食和生產性能降低,不是病原本身對動物的傷害造成的.而是動物對疫病生物免疫反應造成的。飼養高生產水平動物,必須提供高的營養水平,特別在疫病時保證營養的供應才能有足夠的養分用于免疫。動物才能戰勝疫病。以增加數量和增大體重的方式發展畜牧生產,提高畜牧生產率,需要較好的營養保健制度。最佳畜群健康需要生產過程的各部分緊密配合。營養適當時,其保健方案才能生效。畜禽的生產水平越高,對營養、J!生和管理的要求也越高。
五、疫病挑戰下的動物營養
在疫病的影響下.首先是動物的生長減慢或停止。.發病動物采食量大幅降低.與此同時,機體為了抵御疾病,使維持需要增加.機體的代謝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次是某些疾病可以引起腸壁出血,出血所損失的養分需要補充,以便修復組織和血液再生,這就要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第i.疾病還可以引起腹瀉或嘔吐。很多動物受到病毒或細菌的侵襲時,在很多情況下.是岡為電解質的損失和脫水引起死亡
(一) 蛋白質代謝改變疾病時,動物食欲和采食量大幅減少,甚至絕食。氨基酸的供應主要來源于體蛋白的降解。氨基酸用于骨骼肌合成代謝減少,骨骼肌分解代謝加強。肝臟內蛋白質合成代謝增強,氨基酸合成急性期蛋白質、抗體及其他活性物質、體蛋白質損失、氮排排出量增加。
(二)礦物質代謝改變
動物為了很好地利用鈣和磷.需要1.25一二羥D3,如果肝臟或腎臟受到損害.就不能將維生素D轉變為1.25一二羥D3。
(三)其他營養代謝改變葡萄糖氧化.糖異生加強:動物肝臟脂肪合成加強,血脂升高:維生素E等生物抗氧化劑的利用加強。
六、營養與免疫力營養是動物免疫的物質基礎.所有的營養都是免疫所必需的,一旦成為限制,就會抑制免疫功能。在疫病時,最限制的養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一)能量能量的嚴重缺乏影響動物的免疫力。一旦遭遇疫病挑戰,動物的預后不良。
(二)蛋白質和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抗體、淋巴細胞、細胞岡子、急性期蛋白等的基本原料?,F代畜禽生產潛力非常高,高度選育的畜禽代謝特征是可利用氨基酸較多分配給生產,較少的分配給免疫器官和組織。所以一旦蛋白質和氨基酸缺乏,就會影響免疫力,而不僅僅是犧牲生產性能。目前各養殖場的普遍現象是條件.。較差的養殖場.疫病的壓力很大,健康水平明顯降低。疾病的挑戰導致高生產潛力畜禽,由于疾病導致的生產低下不同于生產潛力很低的地方家禽品種的生產底下;高生產潛力禽畜即使由于疾病而生產降低,也不應該降低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如果認為其生產性能低就降低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結果是畜禽的健康狀況和免疫力更加惡化,死亡增加。
(三)脂肪
脂肪酸的含量,種類及飽和程度影響免疫系統的免疫活性。動物脂肪缺乏可使淋巴組織萎縮,降低對依賴和非一來抗原的抗體反應。飼喂高脂,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提高,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過量影響機體免疫反應,且多不飽和脂肪酸所含不飽和鍵越多,對免疫影響愈大。
(四)維生素
動物在疾病挑戰時代謝明顯增強,這必然增加水溶性維生素的需求。水溶性維生素多是代謝酶的成分,在動物代謝強的情況下消耗和需要量增加。體內充分的抗氯化儲備是免疫力的保證??孤然捎捎陲暳现泻咚降蔫F、銅、多不飽和脂肪酸、棉酚、酸敗的油脂以及疾病的挑戰而大量消耗。
(五)
許多微量元素也是代謝的成分,在代謝增強時需要量增加。硒是動物抗氯化體系的重要成分,缺硒動物的免疫力明顯降低,缺硒是,病毒的獨立增強,致病力增加。鋅則參與動物粘膜免疫、細胞免疫、鋅在白血球中含量是非常高的,在疾病挑戰時鋅的需要量增加,缺鋅事導致免疫抑制。而其他的微量元素像鐵、錳、銅、碘的缺乏也降低動物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