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省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實施方案》和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山東計劃2017年底前完成禁養區內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2020年爭取75%的畜禽養殖實現種養結合、農牧循環。
山東是畜牧業生產大省,2015年,山東肉類產量762萬噸,居全國第一位;蛋類產量424萬噸,居全國第二位;牛奶產量275萬噸,居全國第五位;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416萬噸,占全國的1/10;山東省畜牧業產值為2530億元,占全省農業總產值的27%。肉蛋奶總產量和畜牧業產值這兩項指標多年來穩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局長馮繼康介紹,為了切實加快山東畜牧業現代化步伐,推動山東省畜牧業在全國更好地“走在前列”,去年以來省畜牧獸醫局組織有關人員按照“一行業一對策”的要求,編制了2大類、9個分項轉型升級方案。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和“糧改飼”試點工作就是其中的兩項重點工作。
“據測算,全省畜禽養殖每年約產生糞尿2.7億噸,其中糞1.8億噸、尿0.9億噸。如此大量的畜禽養殖糞污,不僅造成部分水體富營養化,污染養殖場周邊空氣,而且傳播疫病,影響農牧產品質量安全和人體健康。其中,污水是養殖污染的主要來源。”馮繼康說,據環保部門數據,全省COD排放和氨氮排放總量中,來自畜禽養殖的分別占70%和38%。
近年來,山東各級政府把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擺上重要議程,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目前,全省畜禽糞便利用率達到92%,處理利用率70%,污水處理利用率46%。但是由于畜禽糞污處理存在成本高、種養循環差、技術支撐弱、資金投入少,以及歷史欠賬多等問題,導致山東省畜禽糞污處理難以盡如人意。因此,山東實施了《山東省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按照《實施方案》,山東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2017年底前完成禁養區內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限養區和適養區內,新建畜禽養殖場(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及“三同時”制度;2020年爭取75%的畜禽養殖實現種養結合、農牧循環。
馮繼康說,山東將全面推行糞污處理基礎設施標準化改造,推行自然發酵、墊料床發酵、有機肥生產、沼氣工程、種養結合等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模式,實施“一控兩分三防兩配套一基本”(12321)建設。“一控”,控制用水量,壓減污水產生量;“兩分”,雨污分流、干濕分離;“三防”,防滲、防雨、防溢流;“兩配套”,養殖場配套建設儲糞場和污水儲存池;“一基本”,基本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馮繼康表示,山東計劃到2017年依法完成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的關閉或搬遷;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78%以上,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50%以上;向環境排放的畜禽糞污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指標;糞污處理利用模式基本建立;糞污處理利用產業化開發初見成效。
此外,山東計劃到2020年全省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和污水處理利用率分別達到90%和60%以上;各地完成畜禽養殖“三區”劃分,區域養殖量達到“三區”功能定位要求;糞污處理利用模式趨于成熟穩定,糞污處理利用產業化開發取得突破;種養相對平衡、農牧共生互動、生態良好循環的生態畜牧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在全國率先建成現代生態畜牧業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