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摘要】通過對浙江西部低山丘陵桔園生態養雞模式進行調查,總結分析了桔園生態養雞的優勢和經濟效益并介紹了該生態種養模式的主要技術措施,包括品種選擇、環境改善、健壯雛雞培育、放養初期管理、防疫消毒飼料補充、天敵防控、輪流交替放養,桔樹管理等主要環節。
桔園養雞是充分利用桔園中的雜草、昆蟲等動植物源天然食料及土地空間,以放養為主、補充飼料為輔的一種生態循環立體種養模式。桔園養雞可使雞群在空氣清新、長光照的舒適環境下覓取天然食物,增加活動量,產出的雞和蛋風味品質佳,因而深受市場歡迎,同時為桔樹生長提供優質有機肥、減少病蟲為害,有利于“生態果品”的生產,綜合效益高。衙州市為全國九個生態良好城市之一,是浙江省柑桔生產第一大市,現有桔園3.42萬hm,大多在低山丘陵,該地區利用桔園養雞已有20多年歷史,積累了較多經驗,為促進桔園養雞模式的推廣應用,總結了桔園生態養雞的優勢、經濟效益及相關技術措施,以供參考。
1桔園生態養雞的優勢
1.1抑制雜草發生和病蟲為害
雞在桔園內活動,取食青草、草籽.昆蟲,對雜草生長和病蟲發生有一定的防除和抑制作用。據試驗,桔園放養600只雞/hm2。雜草發生面積只有不放養雞桔園的10%一15%,且隨養雞數量的增加,雜草更少。同時,雞在桔園內覓食,可吃掉桔園地面上和草叢中的絕大多數害蟲,從而減輕桔樹病蟲的發生與危害。
1.2培肥地力,減少肥料投入
雞糞中含有氮、磷,鉀等桔樹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據分析,一只雞一年的排泄物中含N 240 g、P205 510 g、K20 280 g。如果按桔園養600只雞/hm:計算,就相當于一年施入N 144 kg、P,_05 306 kg、K20 168 kg,可減少肥料投入40%-50%。
1.3增強雞群體質,減少疾病發生
桔園環境舒適,有利于雞的活動,促進雞體質的提高。同時,桔園一般遠離村莊,可避免或減少雞病的互相傳染。1.4提高柑桔果實和雞肉(蛋)品質,提高綜合效益養雞桔園產出的柑桔果實外觀好、品質佳,且產出的雞或蛋無腥味、品質好、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歡迎。該種養模式既充分利用了資源,種養相互促進,又提高了農產的綜合效益。
2桔園生態養雞的經濟效益
按桔園放養600只雞/hm2計算,約7個月上市,除去成本每只雞的凈盈利45元,按成活率95%計算,可增收25 650元/hm2。桔園養雞可節省肥料成本3 600元/hm3,降低農藥成本750元/hm!,減少鋤草等人工費用2 100元/hm2,合計省工節本6 450元/hm:。桔園養雞產出的柑桔果實平均銷售價提高0.2元/kg,按平均產量22 500 kg/hm2計,可提高收人4 500元/hm2。合計桔園養雞節本增收36 600元/hm2。
3桔園生態養雞技術措施
3.1選擇適宜的雞品種
桔園養雞宜選擇抗病力強、覓食性好、成活率高、性格溫順、不善飛翔、肉質細嫩鮮美的地方蛋(肉)雞良種,如“浙江仙居雞”、“浙大黃”、“江山白毛烏骨雞”、“廣東三黃雞”、“廣西麻黃雞”、“福建清麻雞”等;不宜選擇“艾維茵”、“愛拔益加”、“哈伯德”等快大型品種。
3.2改善桔園養雞環境
柑桔種植密度750株/hm2左右、覆蓋率75%一80%的桔園最適宜養雞,這樣的桔園飼料充足、通風透光,又有陰涼度夏環境,過密的桔園應進行隔行(株)間伐或大枝修剪。在桔園四周圍一圈高1.8-2 m的尼龍網。網底部和上部固定好。在避風向陽、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環境安靜的地方,用石膏保溫板、石棉瓦等材料建設雞舍,每1 000 m2桔園建1個雞合,較大桔園可建2個以上的雞合,且應在桔園內分散布置。
3.3培育健壯雛雞
育雛要把握溫度、濕度、光照和進食4個主要環節。有條件的可建專門的溫室作育雛室;沒有條件的可將雞合改建,且要求育雛室通風保溫、清潔衛生。l周齡內的雛雞飲用添加葡萄糖、維生素、電解質的溫開水,之后飲用添加抗菌藥的自來水,飲水器早晚沖洗,每3 d消毒1次。雛雞的飲食要做到定時、定量、少量多餐,開食1 d后喂全價飼料,每2 h喂1次,以后逐漸減少喂食次數。育雛溫室(雞合)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按以下指標進行控制:1-5日齡溫度控制在34-35℃,5—10日齡溫度控制在32-34℃,1l~17日齡溫度控制在28—32℃,18—24日齡溫度控制在24—28℃,25日齡后正常室溫;相對濕度第1周60%-70%,第2周55%一60%,第3周以后50%一55%;1—5日齡為全天光照,6—8日齡每天光照20 h,9-20日齡每天光照16 h,以后自然光照。
3.4放養初期管理
將5周齡的雛雞在不下雨的良好天氣放入桔園,放養密度為600只/hm:左右,密度過大,雞自然采食不足而依賴飼料,不僅會降低雞肉和雞蛋的風味品質,還會踩踏桔園,導致地面過緊而影響果實品質。前15 d每次喂食時吹哨子,使雞形成條件反射,聽從信號,便于以后管理。熱天應早晚放養,中午在樹蔭下休息或趕回雞舍,天氣突變前應及時將雞趕回雞舍,以免雞感冒或生病。
3.5防疫消毒
在畜禽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制訂疾病防治技術方案。及時做好馬立克、額城疫、法氏囊等主要傳染病的免疫工作。發現病死雞后第一時間清出園外作焚燒處理。病雞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防止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免疫用過的疫苗瓶、桔園防病蟲用過的農藥瓶(袋)等不能隨意亂扔,應在桔園外集中堆置處理。平時要做好場地.工具等的定期消毒工作,在桔園的出入口放生石灰消毒,并每周更換1次。放養區域盡可能減少外來人員進出。
3.6飼料及飲水的補充與供應
桔園內的金龜子、蜘蛛、食心蟲、象甲、尺蠖、螞蚱、蟋蟀、毛蟲和蚯蚓等都是雞的天然、優質、高蛋白飼料,因此,桔園養雞防止過量喂食,否則雞不愿啄食小草、昆蟲及蚯蚓。放養初期,中午和下午各補充喂養1次全價飼料。中午投食量可少些、晚餐量可多些,之后全部換為谷物雜糧,并投入薯藤、瓜殼、果皮等。補充投料原則為宜晚不宜早,以人為地促使雞在果園中尋找食物,增加雞的活動量,采食更多的有機物,提高雞肉和雞蛋的風味品質。同時,在桔園內放置飲用水,確保雞飲水充足。
3.7防止動物天敵危害
桔園養雞要防止鷹、蛇、老鼠,黃鼠狼等動物攻擊。剛放養時更要注意保護。雞合應堵塞漏洞、缺口,雞舍門窗等應設置用尼龍網做成的防護層,防止蛇、黃鼠狼等動物竄入雞舍。加強值班和巡查,觀察桔園及周邊的天敵情況。每天趕雞回雞舍后要清點數量,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防范措施。
3.8輪流交替放養
桔園養雞主要以園內的草、蟲等為食,因此輪流交替放養是提高桔園養雞效果的重要措施??蓪⒔蹐@用鐵絲網等圍欄分區輪放,一個月換一個地方。這樣放養過的桔園區域有一個生息期,桔園內的雞糞會促進小草生長,喂養蚯蚓、昆蟲等,等下次輪養時又有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雞采食,如此循環往復,形成良好的生態食物鏈,促進雞、果雙豐收。
3.9桔樹管理
放養雞的桔園內隨時有雞糞等補充,而雞糞含有大量有機質和氮索等營養,因此應適當補充磷鉀肥,且在9月以前施入。9月以后不能施肥,以免桔樹因氮肥過量而引起樹體生長過旺,果實大而味淡,延遲上市期。養雞桔園的土壤因長期踩踏易造成土壤緊實板結,導致雞糞堆積在園土表面,所以養雞的桔園應每2年進行1次土壤翻耕,一般于春季桔樹萌芽前進行,翻耕時若每667 m2撒施石灰50—100 kI則翻耕效果更好,可達到松土、降酸、防止根系上浮等的目的。
3.10病蟲害防治
采用病蟲綠色防控技術來控制桔園病蟲害的發生,優先采用農業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不得已采用化學防治時,要選擇低毒低殘留的高效農藥,以挑治、點治的方式噴施農藥。在噴農藥時及噴藥后3 d內,應將雞關迸雞合或放養在不噴農藥的區域。
4桔園生態養雞的注意事項
4.1桔園生態養雞的密度和規模不能過大
養雞密度大,不僅會補充大量飼料、增加綜合成本,而且產出的雞風味品質下降,更易導致園地的土壤緊實板結,還不利于桔樹生長;而養雞規模過小,經濟效益小。一般桔園養雞數不超過750只/hm!,以每個勞動力飼養管理1 200一l 500只雞為宜。
4.2防止啄羽、啄肛
啄羽、啄肛是土雞的常發病癥,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在6—7 ft齡及時斷喙,上喙斷1/2、下喙斷1/3,斷喙前3 d在雞的飲用水中加入維生素K3,以防出血和應激反應。
4.3適時上市
桔園養雞若放養期短。則肉質過嫩,風味差,影響銷路。若放養期長,則飼料報酬率低,影響經濟效益。因此桔園放養的雞,應于羽毛豐滿、色澤光亮、叫聲有力、體重達1.5—2.0 kg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