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隨著傳統營養的觀念的改變,膳食纖維被認為是動物體的“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可極大程度的改善腸道健康狀態,對于母豬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現代集約化飼養模式及配合飼料飼喂方式決定了飼料中必需含有高濃度的能量和蛋白質,從而使母豬日糧纖維的供給普遍偏低,因此產生了許多消化問題。補充適量的可發酵纖維對于提高豬的大腸健康尤其重要。
AACC(2000)將膳食纖維定義為“不能被機體消化的可食碳水化合物及其類似物,這些物質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但在大腸中可全部或部分發酵。包括抗性淀粉、低聚糖、非淀粉多糖、木質素,或與之相締合的植物成分”,這一新的定義已經顛覆了傳統粗纖維(酸堿處理的剩余殘渣)的概念。提示可溶性纖維(或可發酵纖維)對腸道益生作用的重要性。
在現代養豬生產中很多問題都與日糧中纖維缺乏相關:
研究表明,增加日糧纖維的水平可以減少母豬的便秘(Timisoara,2007),提高限飼母豬的飽感,減少刻板行為(Brouns等,1994),使母豬更加安靜;縮短母豬產程的產程,減少死產,提高活產仔數(Timisoara,2007);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胚胎營養的均衡供給,減少弱仔數量,提高初生仔豬的均勻度(Paul,2012);懷孕母豬增加纖維,可以提高哺乳母豬的采食量,提高泌乳激素的分泌(Dourmed等,2009),提高乳汁干物質含量及乳脂率(Morz等,1986),提高哺乳仔豬的增重及斷奶體重(Guillemet等,2007)。
一般在限制飼喂的情況下,懷孕母豬的粗纖維水平應該在6-8%左右,如果是自由采食,粗纖維水平可以高達12-15%。新的NRC(2012)標準中推薦了可發酵纖維的水平(9%)。
然而,常規的纖維來源普遍存在纖維含量不高,霉菌毒素污染嚴重,可發酵纖維比例低,礦物質含量不平衡等問題,從而影響膳食纖維在母豬日糧配制中的應用。
近來含木質纖維(Lignocellulose)的產品成功地為動物營養提供了優質的纖維來源。木質纖維是木質化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商業化提供木質纖維的產品來源于新鮮的木材,這些產品的好處包括:它們具有標準的高含量粗纖維;恰當的可發酵纖維與不可發酵纖維比例;其中可發酵纖維非常適合乳酸菌和丁酸菌的發酵;灰分含量低,不會影響動物電解質的平衡;無霉菌毒素的污染,且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幾道熱處理,不含病原微生物。為母豬日糧提供了可供選擇的理想的纖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