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雞傳染性鼻炎是一種由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急性呼吸道疾病。其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等均與慢性呼吸道病、慢性雞霍亂、禽痘,以及維生素缺乏癥等的癥狀相類似,故僅從臨診上來診斷本病有一定困難。
1 臨床癥狀
該病的損害在鼻腔和鼻竇發生炎癥者常僅表現鼻腔流稀薄清液,常不令人注意。一般常見癥狀為鼻孔先流出清液以后轉為漿液黏性分泌物,有時打噴嚏。臉腫脹或顯示水腫,眼結膜炎、眼瞼腫脹。食欲及飲水減少,或有下痢,體重減輕。病雞精神沉郁,眼部浮腫,縮頭,呆立。仔雞生長不良,成年母雞產卵減少;公雞肉髯常見腫大。如炎癥蔓延至下呼吸道,則呼吸困難,病雞常搖頭欲將呼吸道內的黏液排出,并有羅音。咽喉亦可積有分泌物的凝塊。最后常窒息而死。
2 病理變化
本病發病率雖高,但死亡率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雞群很少有死雞出現。病理剖檢變化也比較復雜多樣,有的死雞具有一種疾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有的雞則兼有多種疾病的病理變化特征。育成雞發病死亡較少,流行后期死亡淘汰雞群多。主要病變為鼻腔和竇黏膜充血腫脹,表面覆有大量黏液,竇內有滲出物凝塊,后成為干酪樣壞死物。眼結膜充血腫脹,臉部及肉髯皮下水腫。
3 防治
雞場在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舍通風條件,做好雞舍內外的獸醫衛生消毒工作。雞場內每棟雞舍應做到全進全出,禁止不同日齡的雞混養。清舍之后要徹底進行消毒,空舍一定時間后方可讓新雞群進入。該病病程較長,可達20d以上,死亡率較低。開始用土霉素、魚肝油投喂均不見好轉,以后采用先沖洗病雞眼睛,并涂以紅霉 素或金霉素眼膏,然后用鏈霉素80mg/只或青霉素8萬IU /只或慶大霉素4000IU /只進行肌肉注射,病雞于一周內康復,治愈率可達95%以上。
4 診斷
4.1 實驗室診斷
4.1.1 涂片染色鏡檢: 分別提取發病雞的眼分泌物,心、肝、脾、肺等作涂片或觸片,經革蘭氏染色,亞甲藍染色和瑞士染色。鏡檢:可見有單個,成對或成短鏈的兩極濃染有革蘭氏陰性的細小球桿菌。
4.1.2 分離培養: 用無菌法采取兩只發病雞的心和竇干酪樣分泌物,于37℃厭氧和需氧情況下培養24~48h,結果;普通瓊脂平板上均無菌落生長,血瓊脂平板上在需氧和厭氧情況下培養的均有圓形,整齊,光滑,半透明,直徑2~3mm的不溶血的銀灰色菌落。再進行涂片染色鏡檢,結果同上。
4.2 鑒別診斷
4.2.1 與維生素A缺乏癥的區別: (1)本病用魚肝油治療無效;(2)在食道等處未見小結節;(3)用抗生素治療有效。
4.2.2 與曲霉菌病的區別: (1)飼料無變質;(2)在肺內未見粟粒大小的結節;(3)用慶大霉素等治療有效。
5 小結
(1)根據本病發病情況、臨床特征、治療情況和實驗室診斷,初步診斷為雞傳染性鼻炎。
(2)從治療效果來看,本病對鏈霉素、慶大霉素、金霉素和青霉素均敏感。在病初局部用藥或全身用藥均可收到滿意效果。發病后期必須先沖洗眼睛并涂以紅霉素眼膏,然后再肌肉注射抗生素,才能收到滿意效果。
(3)本病雖死亡率不高,但發病率較高,而且易與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