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臨床上一些高熱性疾病及重大疫情出現時,豬毛孔常有出血現象,常見于耳朵、眼周、背部、腿內側皮膚出現針尖到粟粒狀出血點,尤其以頸部豬鬃處最為明顯。
原因分析:
當動物體內紅細胞被破壞,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毛孔及內臟出血現象。當我們發現豬毛孔出血時往往都是經過幾天治療后情況,現在有好些資料和雜志也把毛孔出血列為某些傳染病的臨床癥狀之一。從傳染病上來看,豬瘟是皮下針尖狀出血點或出血斑指壓不褪色,豬丹毒是菱形或不規則形紫紅色斑塊高出皮膚指壓退色。豬肺疫,敗血型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等都是呈現彌漫性出血斑。并且具有各自獨特的臨床癥狀。除豬附紅細胞體因為紅細胞被附紅體破壞有毛孔出血現象外,其他傳染病很少有此現象。當豬出現高熱時大劑量的用退熱藥加抗生素的現象也十分普遍,其實這一現象都是用藥不當有莫大的關系。
退熱藥包括中藥解表藥,解熱鎮痛藥(吡唑酮類及其衍生物)。尤其是吡唑酮類,雖然解熱鎮痛抗風濕作用較強,療效較好,但是長期大劑量使用能引起血小板減少和粒細胞減少。豬的汗腺不發達,不能像人類一樣通過排汗降溫,當豬一出現發熱,在沒有確定具體病癥的情況下,大劑量的用退熱藥且反復用藥。殊不知發熱是機體在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時,機體出現的一種免疫系統的自我保護性反應。這時我們應該通過臨床癥狀,疫苗免疫情況、疾病流行季節、發病特點、實驗室診斷、必要時通過剖檢……等診斷方法和措施,確定病癥對癥下藥。而不應該在沒有確診是什么病的情況下盲目的使用退熱藥治療。
目前獸藥廠生產的獸藥多為復方制劑,差不多都含有退熱藥(有針對性的部分藥除外),部分藥注明含有“諾瓦爾精”或“匹拉米洞”,卡帕匹林鈣其實就是安乃近、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竟有部分鄉村獸醫和養殖人員不知其為何物,當成退熱的靈丹妙藥。何況有些獸藥只注明含有“特效退熱成分”。在治療中為追求療效,隨隨便便加大用藥量,或在聯合用藥時A藥含有解熱鎮痛藥,B藥也含有解熱鎮痛藥。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解熱藥的用量,造成豬毛孔出血。
在臨床上,單純使用解熱鎮痛藥連續使用幾天后也出現豬毛孔出血癥狀。并且進行過多次驗證,如果加入維C,則出血癥狀明顯減輕,或沒有出血癥狀。
處理措施:
1購藥時向廠方問清楚復合制劑的有效成分及含量。
2搞清楚自己用藥的計量,防止超劑量用藥和重復用藥。
3如果必須使用解熱藥最好同時使用維C,即可增強豬的免疫力又可防止毛孔出血現象。
4選用成分單一的藥,自己根據具體癥狀病情配伍用藥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