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發病情況
雞白痢病在雞的雛雞階段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一般3~4日齡的雛雞就有白痢病出現,病初雛雞表現口渴多飲,羽毛松亂,翅膀和尾羽下垂,縮脖呆立,閉眼嗜睡,食欲不振或食欲停止,隨后并出現拉白色或灰白色的稀便,且肛門周圍污染嚴重,有時少數病雛甚至出現排糞困難。發病后期則病雛表現極度衰弱,并蜷縮成一團,呼吸困難,如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發病雛雞大多在發病后1~3天內死亡。而成年雞染病后,由于病雞的發病癥狀往往呈現慢性經過,且病雞的拉白痢癥狀也不夠明顯,絕大部分病雞僅僅表現出漸進性消瘦貧血癥狀,且持續時間長,產蛋雞的產蛋量也呈漸進性下降,往往不易被養雞場戶所及時發現。
(二)病理剖檢
一般剖檢病死雞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嗉囊空虛,腹黏膜潮紅,肝臟腫大,表面呈土黃色并有灰白色壞死灶,脾臟稍腫大,心、肺、盲腸有壞死點和結節,盲腸內有白色豆腐渣樣的物質。產蛋雞的剖檢病變則主要表現為:卵巢上的卵泡萎縮變形,且呈灰色,卵泡的內容物呈豆腐渣狀,周圍包裹著增厚的包膜,盲腸內也有白色或青棕色的稀流物質。
(三)預防措施
養雞場戶要有效地預防雞白痢病,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一是首先應選用健康種雞群所產的種蛋,并在種蛋孵化前做好消毒工作,一般小規模孵化可用1%的來蘇兒或0.1%高錳酸鉀溶液對種蛋進行消毒,而大規模孵化則可事先將孵化用種蛋放入專用消毒室內,按每立方米的空間用福爾馬林28ml、高錳酸鉀14g、加入清水14ml進行熏蒸消毒,并關嚴門窗密封熏蒸消毒15~20h后,再將種蛋轉入孵化階段。二是要注意加強對雞群的飼養管理,可根據雞群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合理地搭配營養全面的飼料,滿足雞群正常生長發育的要求,以增強雞群的抗病能力。三是要注意保持飼喂雞群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定期清掃雞舍,經常保持雞舍內干燥、清潔、衛生,其雞舍、用具和周圍環境應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雞群的養殖密度應均勻,雞舍內光照應充足,并注意協調好雞舍內溫度和濕度,夏秋高溫季節應加強雞舍內降溫,冬春寒冷季節在加強對雞舍內保溫的同時,應注意協調好雞舍內的保溫和通風換氣的關系,盡可能降低雞舍內的有害氣體的濃度,以改善雞舍內的空氣質量,防范有害氣體侵害雞群而誘發雞白痢病和一些呼吸道綜合征發生。
(四)治療方法
一旦雞群發生白痢病,應立即對患病雞群采取隔離措施,并對患病雞群實施封鎖治療,以盡快撲滅傳染源。目前針對雞白痢病有較好療效的抗生素類藥物較多,從方便養雞場戶給患病雞群的飼料和飲水中拌藥和實用、經濟、安全的角度來講,建議養雞場戶可用0.03%鏈霉素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1~2d后,第3~4d再改用0.02%的鏈霉素飲水,并全天候滿足患病雞群自行飲用的需求;或按每只雛雞每天用2000單位(每只成年雞每天用10000單位)青霉素,拌入飲水中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或在飼喂雞群的飼料中拌入0.04%土霉素粉,供患病雞群自行采食3~5d;也可用0.03%的氟苯尼考兌水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5~7d,并全天候滿足患病雞群自行飲用的需求。
中藥治療雞白痢病可用金銀花250g、白頭翁250g、馬齒莧200g、桑枝200g,加水熬至20kg左右,分5次拌入飼料中供患病雞群自由采食(其藥物用量為1000只雛雞的用量,養雞場戶可根據患病雞群的大小適當地增減其藥物用量);或用大蒜8~12個、馬齒莧250g,切碎并搗成泥狀后,與飼料混拌均勻,供患病雛雞群自行采食5~7d,以后隨著雛雞日齡的逐漸增長,可適當地增加其藥物的用量(此法對防治雛雞的白痢病,提高雛雞的成活率有較好的保健效果,建議養雞場戶可長期使用,但采用此法需現配現喂);也可用苦參150g,加水1000g,連續煎熬3次后,并將3次煎熬的藥液混合稀釋至10kg左右,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5~7d,并全天候滿足患病雞群自行飲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