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對于新生仔豬來說,母豬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理想飼料,是仔豬生命早期唯一的營養來源,以及哺乳期主要的營養源。初乳及母乳的作用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初乳及母乳富含能量(包括脂質和乳糖)、高度可消化蛋白,為仔豬提供母體免疫,提供全身及粘膜保護。
但是,除了上述好處,母豬乳汁對仔豬來說也潛藏著一些威脅。許多國家發生的新生仔豬腹瀉綜合征(NNPDS)說明這些威脅值得關注。與奶牛業進行對比也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1. 體細胞數
體細胞數(SSC)是一個衡量牛奶質量的關鍵參數,會影響市場價格。體細胞數會隨著炎癥的發展而波動。對于母豬及奶牛而言,體細胞數反映了總體健康狀況、腸道及乳房健康,以及乳汁的形成過程。
然而,對于母豬乳汁體細胞數的研究數量很少,報道出來的水平差異性也很大。初乳中體細胞2-3*106/ml,成熟乳中體細胞5*105/ml或更高水平,似乎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分娩后第一周,體細胞濃度迅速下降10%并維穩。近期,體細胞數對仔豬體重的影響已經得到了研究。根據這些重要的關聯,需要更密切地監測體細胞數,研究其對新生仔豬的影響。
母豬乳汁中的體細胞數與仔豬初生重輕相關
2. 細胞內毒素
細胞內毒素主要發現于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中,比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當這些細菌死于宿主體內時,便會釋放出細胞內毒素這種耐高溫脂多糖。豬會持續地接觸到地板、空氣、飲用水以及胃腸道的細胞內毒素。而一旦脂多糖進入血液中,根據受感染器官的情況,會導致發熱、發冷、震顫、白細胞減少以及一系列其他癥狀。細胞內毒素與乳腺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MMA)以及急性呼吸窘迫(PPD)綜合征的發生有關。同時,脂多糖還會提高豬對嘔吐毒素(DON)的敏感性,嘔吐毒素是一種主要的真菌毒素,會引發嘔吐、腹瀉并降低免疫力。
脂多糖含量作為質量指標,已經在供人類飲用的熱處理奶制品中得以應用,最大含量不應超過400EU/ml。到目前為止,關于初乳及成熟乳中細胞內毒素含量,以及對仔豬生長的影響的相關研究仍十分少。在這篇文章中,Shreeve等人的發現也十分有趣,他們發現,由已免疫大腸桿菌提取物的母豬生產的仔豬,會對不同的細胞內毒素產生過敏反應。
3. 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自然產生的,是奶業主要關注的問題。黃曲霉素B1是迄今已知致癌性最強的天然化合物。黃曲霉素M1是黃曲霉素B1的天然代謝物,在乳汁中的溶解攜帶率為1-6%。由于會損害收益、并造成額外的處理費用,在美國,黃曲霉素M1濃度高于0.5 μg/kg便被認為是有害的,并應該廢棄,而在英國,這個值為0.05 μg/kg。
與其它階段的豬群相比,年輕仔豬及懷孕母豬更易受影響。黃曲霉素造成的影響包括一些普遍的癥狀,如生長緩慢、采食量下降及免疫抑制等。其它影響可見肝毒性、腎臟炎癥、全身性出血等。黃曲霉素對哺乳仔豬造成的損害仍未得到研究。
如何解決
鑒于對仔豬危害的復雜性,包括一些有明確記錄的疾病風險,建議謹慎對待一些未經研究的潛在風險。從奶牛業確定適當的預防措施中吸取教訓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生豬養殖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減輕體細胞-細胞內毒素-霉菌毒素三重威脅。重要的是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及健全的霉菌毒素管理,包括控制細胞內毒素的措施。
霉菌毒素吸附滅活劑也有助于控制內毒素。
我們的試驗已經證明,在母豬料中添加一種復合植物源性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母豬性能,并提高母豬乳汁數量及質量,降低體細胞數,尤其是在臨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