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雞等多種禽類的高度傳染性急性傳染病,常呈敗血癥經過。病雞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下痢和神經紊亂,主要病變是全身漿、黏膜出血,消化道黏膜出血并壞死,本病在易感雞群中發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
1流行病學
新城疫病毒屬于副粘病毒科的副粘病毒屬。以雞最易感,各種年齡雞均可感染,但雛雞比成年雞更強。其他大多數禽類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人偶可感染。病雞、帶毒雞及其他帶毒禽是本病的傳染源。各種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可排出病毒。感染雞在出現癥狀前24小時即可排毒。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還可經創傷皮膚、結膜、交配、種蛋等途徑傳染。易感雞群感染速發型病毒(特別是嗜內臟型)后,一般呈流行性,發病率和致死率均高達90%以上,但免疫雞群常呈非典型性,發病率和致死率均不高,常用消毒藥和消毒方法均可殺滅本病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兩季多發。
2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3~5天,可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慢性四種病型。最急性型主要見于易感雞群中發生新城疫的流行初期。病雞突然發病,僅表現一般全身癥狀即迅速死亡。急性型是易感雞群發生新城疫最多見的病型。病雞主要癥狀為體溫升高,精神萎頓,食欲減退或廢絕,產蛋停止或產軟蛋。雞呼吸困難,粘液性鼻漏,伸頸張口呼吸,常發出喘鳴聲或尖銳的叫聲,嗉囊內充滿液狀內容物,倒提時從口中流出大量酸臭液,下痢,有時糞便中混有血液。有的病雞表現神經癥狀,如翅、腿麻痹等。最后在昏迷中死亡,病程2~5天,致死率高。
亞急性和慢性型多見于流行后期,病初癥狀性質與急性型相似,但不久減輕,后期病雞主要表現神經癥狀,翅腿麻痹,頭頸向后或向一側扭轉,動作失調,反復發作,癱瘓或半癱瘓,一般經10~20天死亡。個別雞可以痊愈,但部分雞有神經后遺癥,主要表現腿翅麻痹或陣發性頭頸抽轉。有的雞平時表現正常,當受剌激或搶食時,突然倒地抽搐或頭頸扭轉。
非典型性主要見于免疫雞群發病雞只。病雞癥狀不典型,僅表現呼吸道癥狀或神經癥狀,整個雞群產蛋率下降,產異常蛋,發病率和致死率較低。
3病理變化
病雞全身漿黏膜不同程度出血,嗉囊內充滿酸臭液狀內容物,腺胃黏膜出血并進一步形成糜爛灶,常以腺胃乳頭為原發位點,肌胃角質層下出血,并可進一步糜爛,整個腸道有數量不等的出血灶,進一步發生纖維素性壞死。非典型性新城疫病常見的病變有腺胃乳頭有少量出血點,腸道黏膜出現等距離的棗核樣出血灶,直腸黏膜有噴灑狀小點出血。
4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癥狀及病變情況可做出初步診斷。病毒分離鑒定,病料常采取脾臟和腦。初次分離病毒一般用雞胚,采用血凝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可快速鑒定病毒。血清學試驗主要有血液抑制試驗,主要用于雞群免疫狀態監測。
5免疫
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主導性措施。疫苗包括兩大類,即活疫苗和滅活疫苗?;钜呙缬种饕ㄈ醵久绾椭卸久鐑深?。弱毒苗主要有Ⅱ系、IV系和Ⅲ系,中毒苗主要是Ⅰ系。弱毒苗毒力很弱,各年齡雞均可接種,但免疫力較弱。中毒苗免疫力較強,但有一定毒力,一般不用于2月齡以下雛雞的首免。滅活疫苗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油乳劑滅活苗,其特點是免疫期長,免疫后抗體均度好。與活疫苗相比,滅活疫苗的缺點是接種方法局限,應通過注射法進行免疫接種,不能采用氣霧免疫、飲水免疫等群體免疫法。
免疫接種的效果受雞母源抗體,疫苗種類,接種方法,接種時間等因素的影響。為取得最佳的免疫效果,應在對雞群進行免疫監測的前提下,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F介紹一個適用于商品蛋雞場的新城疫常規免疫程序,10~14日齡首免,Ⅳ系苗滴鼻點眼,20~24日齡時二免,油乳劑滅活苗皮下注射,70日齡時三免,Ⅳ系苗氣霧免疫,開產時(110~140時齡)四免,油乳劑滅活苗皮下注射。
封鎖發病雞場,隔離發病雞群,緊急接種Ⅰ系或Ⅳ系疫苗,如有新城疫高免卵黃液或高免血清,緊急注射更好。隨時消毒污染及可能污染的環境用具,病死雞無害化處理,待疫情完全停息后再過2星期,經終末消毒后解除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