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中秋時節,受節日效應帶動,不少商品應聲漲價,但是作為秋冬季市民日常消費品的羊肉,價格卻持續低迷,價格長期保持在34元-38元/公斤,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零售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
部分地區市場上的羊肉攤,已經屠宰好的整羊被整整齊齊地掛成一排等待售賣。“自去年羊肉價格下跌以后,基本上就保持不變,現在羊肉都快和豬肉一個價啦,再加上市場整體不太景氣,每天前來光顧的市民很少,即便買也頂多買條前腿或后腿,買整羊的客戶少之又少。”攤主說,現在羊肉價格低得可憐,更可怕的是價格越低,走的量還越少。以往趕上像中秋節這樣的大節日,他一天能賣掉好幾十只羊,今年不行,一天能賣五六只就算不錯了。
品牌羊肉經銷點,偌大的店鋪內只有兩三個顧客,剁肉的師傅正不緊不慢地分割羊肉。在墻上的小黑板上寫著“帶骨羊肉每斤19元,牛肉每斤28元,牛腱每斤30元”,價格與去年差不多。
攤主認為,由于前幾年羊肉價格飆升,養羊戶大量補欄,市場供大于求,羊肉價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下降,由于供需關系沒有太大的變化,今年價格自然也上不去。他預計,進入冬季以后,羊肉可能會迎來銷售旺季,但價格估計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家,全世界一半的豬都被中國人吃掉了!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的牛羊肉消費人群和消費量也在持續增加,消費整體處于穩步增長態勢。
我國不是傳統的牛羊業大國,受飼養周期、生產成本、發展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年,牛羊肉供給偏緊的趨勢將繼續存在。
進口繼續增加
根據中國海關相關數據統計,今年1--5月,我國牛肉進口總量約為23.772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66.3%;羊肉進口總量約為11.8155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加2.3%;進口總金額約2.9423億美元,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9.9%。
因為國產牛羊肉供不應求,所以進口牛羊肉大肆涌入,供給側改革成了擺在牛羊肉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消費繼續增長,供需總體偏緊
早在去年4月,農業部就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其中對牛羊肉產業的預判就是消費將繼續增長,供需卻總體偏緊。
報告稱,未來牛羊肉生產將穩步增長,預計2020年牛羊肉產量分別為784萬噸和509萬噸;2024年產量分別為828萬噸和548萬噸。但與此同時,牛羊肉消費量也將持續增長,預計2020年牛羊肉消費量分別為823萬噸和537萬噸,2024年則增長到877萬噸和577萬噸。
所以到2024年,中國牛羊肉供需缺口總額將達到80萬噸左右,未來幾年,牛羊肉仍將處于供給偏緊狀態,市場仍需依賴進口,而考慮到國際市場的供給能力,牛羊肉價格將高位運行,也不排除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進口仍會增大
目前,越來越多的進口牛肉正在涌入中國。一直以來,我國進口的牛肉一半以上都來自澳洲,但自2016年開始,南美的牛肉開始涌入中國,并且份額越來越大,預計未來幾年,以巴西為主的南美牛肉將會取代澳洲成為中國最大的牛肉進口國。
與牛肉產業類似,羊肉產業現狀也是如此,我國本土羊肉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價格優勢,致使羊肉進口量增大,而在市場流通環節,進口肉又與本土羊肉沒有明顯區分,造成市場價格混亂,對國內養殖企業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