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人類最早在1926年,于印度尼西亞發現了雞新城疫,英國也是在這一年于新城地區有新城疫出現,隨后世界各地都有雞新城疫的流行。該病屬于傳染病,具有急性、高度接觸性,病原是副粘病毒,具有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發病特點,國際獸醫局將雞新城疫列為A類疾病。發現雞新城疫至今已經有80余年的流行歷史,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在控制新城疫的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不過現在雞新城疫對于我國養禽業仍然是危害最大的疫病。最近幾年,逐步調查了傳染性疾病的發展狀況,結果發現:新城疫的發病數量是其中最大的。雞新城疫不同毒株其致病力也都不一樣,新城疫僅僅有一個血清型并且病毒不容易出現變異反應。
1 流行情況
雞新城疫在全年都有發生和流行,尤其是秋冬交替、寒流突襲的時節發生較多。但是該病在每年的秋冬、初春具有最高的發生率,而非典型雞新城疫有時會在某個地區發生大面積的流行和傳播。近些年雞新城疫的發病日齡稍有提前,一般典型新城疫于3~45日齡多發。而非典型新城疫多于60~100日齡、160~350日齡發生。該病的易感動物是雞和火雞,鴿子、鸚鵡、麻雀、鵪鶉等鳥類也會出現感染的情況。雞新城疫的流行不具有季節性,雞只不分日齡都會感染發病,小于10日齡的雛雞以及2年以上的老齡雞感染發病較多。雞新城疫主要是通過接觸進行疾病的傳播,但是含有病毒的空氣、糞便、塵土及污染的飼料、工具、飲水等也同樣可以感染發病。新城疫患雞呼出的氣體以及咳出的飛沫都是含有病毒的,經過呼吸道、眼結膜及皮膚創傷會導致全群雞發生感染。與此同時,也有大量的病毒存在于患雞口鼻流出的黏液及糞便中,污染飼料或飲水,同樣可以經過消化道感染全群。距離相對較遠的傳播,主要是通過病雞、帶毒雞、死雞以及媒介物進行傳播。
2 臨床癥狀
新城疫患雞在臨床生產中表現的癥狀如下:精神萎靡,縮頸、呆立或昏睡,采食減少,飲水增多。上呼吸道分泌大量黏液,自口鼻流出,有時掛喙,常搖頭欲甩掉。呼吸困難,呼吸時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由于呼吸困難,雞冠變為青紫色,臨死前及死后尤為明顯。下痢,糞便呈綠色、黃白色,有時混有少量血液。部分病雞嗉囊積有大量酸臭液體,將其倒提時,液體急速從口中流出。產蛋雞產蛋減少,有軟皮蛋、褪色蛋、畸形蛋。發病后期和康復后個別雞表現有神經癥狀,如扭頭、翅腿麻痹、轉圈、倒退等。
典型的雞新城疫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但是病程不長;非典型雞新城疫雖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卻具有較低的死亡率,其中有的雞群不表現傷亡,但是具有很長的病程。在實際的臨床生產中也可見其呼吸道疾病、產蛋下降、蛋殼質量降低、排黃綠稀糞等,有時這些癥狀同時出現,但是僅僅表現出一種癥狀,可是有的時候所有癥狀都不明顯,不利于臨床診斷,應該結合實驗室檢查加以確診。
3 防治措施
雞場的衛生防疫制度要嚴格執行。嚴格區分生活區和生產區,設置一定的距離,杜絕一切傳染源,禁止場外人員和車輛隨便出入雞舍,雞場的出人口要設置消毒池,經常打掃雞場的周圍環境和雞舍內外并且定期采取消毒措施,進人生產區之前工作人員要進行淋浴更衣并且消毒;雞舍內的用具物品、雞只排泄的糞便、墊料、污水處理以及鼠獸的預防工作要做到位。飼養者要盡量預防雞群發生交叉感染,購進雞苗前將雞舍進行徹底清掃與消毒,留一定的時間讓雞舍進行空閑凈化,引進雞苗前再進行一次消毒。保持舍內的通風狀況良好,維持濕度和溫度適宜。無臨床癥狀的雞群,應選擇合適的接種方法進行緊急接種。雞群發生新城疫時:發現疫情及時向鎮、縣畜牧獸醫管理和服務部門報告疫情。疫點封銷,活雞及雞產品禁止出入,進出的人員要進行更衣并且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全部捕殺并且深埋與病雞同群數量較少的雞,如果數量較多要盡快進行隔離并且消毒,并立即用雞新城疫工系或Ⅳ系疫苗100倍(比正常量高5倍)稀釋,1mL/只進行胸肌注射。疫點周圍3km范圍內,用雞新城疫疫苗加倍(劑量加5倍)免疫接種。疫點周圍5km范圍內用雞新城疫疫苗緊急接種。注射針頭必須一只雞用一個,不能多只雞用一個針頭,避免疾病傳染。全面清掃并消毒疫點。將病雞污染的飼料、墊草及其排出的糞便都要進行焚燒或者深埋處理,挖起深埋被污染的表層土壤(10cm),清洗消毒被污染的用具和場地。常用的消毒藥物有燒堿、漂白粉、來蘇兒、百毒殺、農福、過氧乙酸、聚維酮碘溶液等,任選一種按照用法用量說明進行使用。全面徹底清洗消毒雞舍的場地和用具,消毒時間間隔30天以上才可再次養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