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病率尤高,危害性極大?,F階段,防治大腸桿菌病,多數以藥防為主。但是,施藥不規范,養殖條件惡劣,耐藥菌株產生的問題,大大降低了此病的綜合防治效益,導致雞大腸桿菌病頻發。
一、病因分析
近些年來,雞大腸桿菌病頻發,嚴重威脅養雞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分析其致病因素,與飼養管理、病菌感染、并發感染等等,均有著不小的關系。
1.飼養管理不善
頻繁的不良應激,比如:轉群、換料、溫差大等,對雞群都為較大的應激反應。而一旦受此應激影響,雞群抗病水平銳減。此外,初產雞群,注射疫苗、轉圈換料、消毒管理等等,對其生理上均有強烈的應激,感染此病的概率會更高些。
環境管理差,比如:通風不良、養殖密度大等,致病菌源借機污染飼草和飲水,成為重要的傳播感染源。而雞群一旦被感染后,很容易降低抗體水平,而侵染機體發病。
2.致病菌源
就致病菌源而言,大腸桿菌普遍存在各雞舍和雞群腸道內,由此,為雞群各生長發育階段感染此病提供了可能。雞大腸桿菌發病后,極易繼發其他致病菌感染,并發其他感染癥,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治愈效果不是很好。近些年,對大腸桿菌病的防治,基層養雞戶頻繁使用化學藥物,而且用藥缺乏合理性和規范性,加上用藥途徑不當,不注意輪換用藥,導致此菌耐藥性倍增,影響臨床施治效果。
二、防治措施
1、疫苗接種:10日齡左右,肌肉注射雞大腸桿菌,多價油乳劑滅活疫苗,0.5ml/只。
2、防止種蛋傳播,雞舍和飼料用具,要記得經常清洗消毒,做好圈舍的環境衛生工作。
3、可用抗菌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常用的有慶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復方新諾明等,但用藥時,一定要注意觀察療效,療效不顯著及時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