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8月28日康大夫公開課特邀有多年實戰經驗的鄭州牧業經濟學院客座教授史戰利老師,開講如何做好母豬產前管理及產后常見疾病防治,課后小編被公開課內容之詳實驚呆了。
小編在此一一與大家分享,聽完整的史老師公開課錄音回放,可關注康大夫好獸醫(kdfhsy)微信公眾號后,點菜單“公開課執考--專家公開課”馬上傾聽。
一、你重視你的母豬了嗎?
史老師一開課,首先就母豬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向往的豬場生產指標作了分析,史老師指出養豬其實是養母豬,母豬養好了才能得到好的仔豬,仔豬養好了才能得到好的育肥豬。
配種舍待配母豬數量占在繁母豬數的二十分之一,每多一頭,一天你就要多付14元給你的豬,母豬每返情一次,你需要多付294元給這個母豬、再加上母豬折舊就是300多、再加上豬精的費用就成了400多元、再加上藥費和你的風險投入,所以說母豬的有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養豬界有句話說的好“配種是龍頭,分娩是關鍵”,由此可見,母豬產前產后管理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二 、如何做好母豬產前管理
史老師認為對母豬產前管理要點主要有3個任務:
1、防治母豬流產,提高仔豬的成活率!
2、防止產后三聯癥:產后熱、乳房炎和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3、提高母豬機體免疫力
作好母豬產前管理,首先要確定飼養目標:
1、為懷孕母豬產前做最后的營養準備
2、協助母豬順利產下仔豬,盡量縮短產程
3、防止和減輕產褥期綜合癥
4、分娩后初乳分泌延遲
5、分娩后母豬胃腸不適,便秘或者腹瀉
母豬產前飼養管理要注意的要點:
1、飼喂量和飼喂方式:
母豬臨產前5天應開始減料,每天減0.5千克。如果不減料,母豬分娩后由于腹壓驟然降低,可能引起母豬無乳癥,影響哺乳母豬的泌乳。過早減料(提前7天以上)也不好,會導致胎兒營養上供應不足。建議臨產前3-5天開始減料。
2、溫度和濕度
母豬最適宜的溫度為18-20℃,濕度為65-75%。
若冬季濕度過大,可在返潮的地面撒上石灰,并及時更換。
3、臨產前的準備
(1)準備棉墊,保溫箱內安放電熱板或懸掛紅外線燈,調試好備用,產前1-2小時接通電源。
(2)準備好干凈的毛巾、臉盆、石蠟油、消毒液、5%碘酊棉球、剪耳鉗、斷尾鉗、仔豬稱重車、和必備的一些藥物如縮宮素、必要的抗生素、產仔記錄表格等。
4、母豬臨產前的征兆:
陰戶腫大,尾根塌陷;乳房腫脹發亮,有時可擠出少量乳汁;坐臥不安,不食或平靜躺下;
陣痛開始,或犬坐,拉零碎屎,撒滴嗒尿。當最后一對乳頭能擠出量多質濃的乳汁時,1-2小時后,將產仔;當陰戶流出粘液或胎糞時,即將產仔。
5、母豬產前藥物保健
1)產前24小時,注射5毫升亞硒酸鈉VE,能提高母豬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和仔豬血漿中的免疫球蛋白,從而提高仔豬的抗病力;
2)母豬產完仔,可肌肉注射一次阿莫西林或長效土霉素,抗菌消炎;產前一周在母豬料理加阿莫西林或氟苯尼考,加黃芪多糖提升免疫抵抗力、抗菌消炎,在整個懷孕期建議長期添加微生態制劑和二氫吡啶微囊,以調節腸道健康,調整內分泌,因為現在定位欄的養殖方式很多母豬都處于亞健康狀態,特別是內分泌失調和紊亂,在懷孕后期容易出現流產死胎,產后奶水不足的問題,斷奶后發情不明顯或不發情容易返情,都是母豬內分泌失調亞健康造成的。
母豬產前能量儲備不足,產前激素水平失調,體內離子平衡失調,健康狀況不佳等問題,容易導致分娩期母豬出現:分娩時產程過長,或者難產;母豬產后無乳;分娩后母豬不采食;分娩后母豬便秘或者腹瀉;分娩后初乳延遲等問題。
為了防止分娩期(產褥期)母豬這些問題,母豬產前管理還應注意以下要點:
1、產房的壞境要求
1)要求冬暖夏涼舍溫適宜在17-25度,夏季通風降溫,最高氣溫時,不能使母豬張口呼吸,如果母豬臨產,熱得張口喘氣,在產仔過程中就有中暑的危險,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降溫。
2)產房飼養密度大,糞便滯留多,需及時排除有害氣體.保證產房清潔,干燥.
3)新生仔豬不管什么季節(包括夏季),都要做好保溫措施,不能讓其受到賊風侵襲.
4)分娩前5-7天先刷干凈趕入分娩欄,準備待產.管理人員應經常與分娩母豬接觸,使母豬適應分娩環境與接生人員.
2、做好接產工作,臨產前母豬陰部松弛,頻繁排尿.到最后一對乳頭能擠出乳汁,說明母豬要臨產,要做好準備.用0.1%的高錳酸鉀誰清洗乳房和乳頭,除掉污物.提前將仔豬的保溫箱加溫.
1)在產前3-7天調入產房時,先給母豬洗澡消毒后再進產房.
2)進產房的母豬產前2-3天要減料30%左右
3)若產前的母豬處于高熱,便秘,拉稀等病態則必須盡快采取措施.若母豬產后處于病態,則將影響初乳的質量和數量造成仔豬下痢,甚至造成仔豬全窩死亡.
3、養好哺乳母豬
1)當天產子的母豬,停喂或者少喂料,但應及時給母豬飲水.
2)產后3-4天內不讓母豬吃飽,5天后逐漸加料.
第一天0.5kg/天
第二天1kg/天
第三天1.5kg/天
3)母豬產后如有發燒現象,嚴禁使用安乃近、地塞米松等藥物,用抗生素和中藥治療。
4)分娩后2-3天內,必須仔細觀察仔豬的發育狀態,發現仔豬瘦弱,證明乳汁不足,應采取催乳措施增加泌乳力.
4、誘導分娩
可用氯前列烯醇誘導分娩,母豬產出第一頭小豬后,注射催產素.根據情況而定,產仔正常催產素可以不打,產后注射抗生素預防子宮炎,如頭孢或氟苯尼考等。
史老師認為,要養好母豬,需要:
1)掌握幾種技能:輸液、沖洗子宮、乳房封閉
2)產前產后添加過奶藥物和消炎藥物
3)注意青綠飼料的添加
4)注意要讓母豬充分的飲水
5)注射好疫苗,特別是做好細小和乙腦疫苗、豬瘟(脾淋苗)疫苗。
6)建議做好藥物保健,飼料中長期添加微生態制劑和二氫吡啶微囊,提升免疫力,調節內分泌。
三、最全母豬產后疾病防控策略
針對哺乳母豬常見乳房炎、產后無奶、母豬產后不吃、產后熱、產后子宮內膜炎、母豬頑固性便秘、產后癱瘓、不發情、多次配種配不上、低溫癥、難產、胎衣不下等11個問題,史老師分別逐一做了探討。
(一)乳房炎
1、乳房炎癥狀
1)乳房腫脹,發熱,發硬,有疼痛感
2)乳汁稀薄,多為乳清樣,并含有絮狀物
3)發展至膿性時,可排出黃色膿汁和組織碎片
4)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喜臥地不愿站立
5)慢性乳房炎可導致乳房萎縮
2、乳房炎病因
1)哺乳期乳房受到損傷或咬傷,乳頭損傷由于仔豬犬牙較尖利,搶乳時咬傷母豬乳房,繼發細菌感染
2)產前飼喂量控制不當
3)患有布氏桿菌病,結核病或子宮內膜炎
4)母豬產仔數少,乳房無仔豬吸吮或者個別乳房沒有仔豬吮吸引起乳房腫脹,乳腺內細菌繁殖,繼而發生乳房炎。
5)乳汁過剩主要是精料喂食過多,營養過剩,母豬泌乳旺盛,仔豬吮吸乳汁不全;
6)仔豬斷奶過早,乳房沒吮吸引起乳房腫脹。
3、防治技術
1)分娩前應減少喂料量;
2)斷奶當天不喂料;
3)魚腥草30ml+頭孢1克,混合肌注;
4)乳房炎嚴重還可采用封閉療法:0.25%鹽酸普魯卡因溶液50ml+青霉素80萬單位,鏈霉素50萬單位,混合注射于乳房實質與腹壁之間的空隙,每日一次;
5)輸液治療:10%葡萄糖500ml,卡那霉素100-150萬單位,地塞米松5-10ml和VC10ml混合靜注;
6)產房干凈衛生,產前用高錳酸鉀(0.1%)或新潔爾滅(0.1%)消毒
7)乳底周圍封閉治療5~6 h后.可進行肌內注射氨芐西林3g,鏈霉素2g.以提高療效
8)乳房乳汁擠凈擼于后熱敷,按摸乳房,直至松軟,每天2次,連續2d。
乳房炎發生多,但容易治療,一定要在發生時及時治療,以免影響仔豬吃奶引起死亡。
(二)產后無奶
由內分泌紊亂所致代謝失調,從而導致泌乳停止,此時乳房松軟,體積縮小,無熱腫痛現象,機體逐漸消瘦。
1、產后無乳產生原因
產后有奶不下,產后發熱回奶,產后采食量少或飼料營養差,飼料霉變中毒,疾病引起如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產后乳房炎,子宮內膜炎,內分泌失調引起等。
特別要注意乳房炎、乳房水腫,根據解剖發現,發生缺乳的母豬,其乳腺組織有水腫的現象。乳房水腫為母豬必然發生之生理現象,如果不去注意它,往往會產生細菌及病毒的感染,最終轉變為乳房炎,而導致缺乳。發生乳房水腫應消除乳房水腫液,調整乳腺泌乳功能,促進泌乳功能正常,同時應注重分娩舍的消毒。
2、治療
1,VB1:10毫升,肌注,地塞米松5-100毫克,肌注,每日一次,連用三天。
2,氯前列烯醇2毫升,肌注一次。
3,胃復安1毫克每公斤,肌注一日一次,連用三天。
4、催乳靈注射液或催產素每頭20-30單位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
5、魚腥草注射液30ml+豬用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
6、中藥療法:王不留行40g,穿山甲15g,木通10g,黃芪20克,當歸20克,黨參20克。
7、偏方:煮熟花生米1斤+6-7個雞蛋,1天一次,連用3天。
產后無乳要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仔豬吃不上初乳會很難養。
(三)母豬產后不吃
史老師說了解的豬場母豬產后不吃的問題很多,引起的原因有:疾病,母豬發熱如藍耳病等;臨產飼喂或飼料不當;霉菌毒素中毒;產后疲勞身體衰弱;產后腹痛便秘,肢體??;營養元素缺乏導致,如鈣,維生素等;低溫癥等。
產后不吃原因分類,主要有以下8個方面:
1、懷孕期和哺乳期母豬的飼料和飼喂方法:懷孕期和哺乳期飼料的配制和飼喂方法不當,會造成生殖系統和胚胎的損傷,影響母豬的體質,致使母豬產后厭食。
2、生殖系統炎癥:母豬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產道損傷,發生產道炎癥;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發生子宮炎,都可以造成產后厭食。
3、產后缺水:在母豬生產過程中,由于用力努責,造成母豬出汗甚至虛脫,急需補充水分,但有部分母豬飼養戶還是沿用傳統觀念,認為母豬生產后不能飲水,致使母豬不能及時的補充水分,這也是造成母豬產后厭食的一個主要原因。
4、環境和氣候因素:母豬產仔以后,身體十分虛弱,如環境臟差或氣候多變,都可造成母豬感冒或誘發其它疾病,致使母豬發生產后厭食。
5、產前運動少:目前本縣母豬多為圈養,在懷孕后期更不便運動。由于產前運動少,使母豬體質下降,且更容易發生難產,導致虛脫,這也是引發母豬產后厭食的又一個主要原因。
6、母豬自食胎衣或死胎:有部分母豬在產后喜歡自食胎衣或死胎,這樣會使母豬產生嚴重的消化不良,引發產后厭食。
7、品種原因:隨著生產的發展,母豬品種不斷更新,逐漸趨于品種化,品種越優良,自身抵抗力越差,越易民生產后厭食。
8、某些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缺乏: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缺乏,會使母豬產后發生代謝障礙或代謝紊亂,造成產后厭食
產后不吃癥狀:
母豬產后頑固性的少食或不食,精神不振,四肢無力冰涼,怕冷,體溫正常,大便較稀或呈球狀,長音極弱,尿少,繼而乳汁減少。
產后不吃防治:
1、防止母豬發生乳房水腫;
2、避免母豬分娩后感染;
3、降低母豬的體溫:滴水降溫,改善環境,降低氨氣及溫度,減少母豬料里粗纖維的含量(如麩皮),以降低熱增耗。
4、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并用濕料;
5、增加母豬飼料的適口性。
產后不吃治療:
1、胃復安:1mg,肌注
2、康胃素:1.5-2克,分兩次灌服,每日一次,連用三天。
3、食醋:500ml,酵母粉150-200克灌服一日一次,連用三天。
(四)產后熱
夏秋季節多發,母豬產后發燒,多發生在產仔后3~7天,體溫升高至35~41℃。由于母豬發燒、食欲減退或廢絕,使泌乳減少或停止,造成仔豬吃不飽奶而影響生長發育,甚至造成全窩仔豬死亡,給養豬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1、產后熱癥狀
母豬產仔后,在短期內體溫突然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泌乳減少或無乳,仔豬因吃不飽奶而亂叫。
1)患有肺炎的病豬,體溫升高至40~41℃,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廢絕,眼結膜潮紅、呼吸加快、氣喘、咳嗽,鼻孔流出黃白色粘稠鼻液,肺部聽診有明顯的炎癥變化。
2)發生胃腸炎的病豬,體溫升高至39.5~40℃,精神沉郁、不吃食、喜喝涼水和污水。有的病豬嘔吐出黃色粘稠的胃內容物,糞便呈稀糊狀,帶有粘液和粘膜,腥臭難聞。
3)發生子宮內膜炎的病豬,體溫升高至39.5℃左右,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病豬出現弓腰、努責及排尿姿勢,從陰門排出灰白色混濁絮狀物或膿性物。
4)發生乳腺炎的病豬,可見1個或數個乳腺潮紅腫脹、疼痛,擠出的乳汁稀薄,含有絮狀物,化膿者可擠出膿汁,母豬抗拒仔豬哺乳,體溫升高至39.5℃。
5)還有因附紅細胞體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無名高熱:每年的無名高熱都有一些特點,最好結合實驗室診斷后,針對性治療。
2、產后熱防治
1)對體溫偏高,但有食欲的病豬:應用青霉素400~500萬國際單位、鏈霉素100~200國際單位,肌肉注射;或頭孢噻呋鈉凍干粉針肌肉注射,每日1次。
2)對體溫高、食欲廢絕的病豬:應用5%葡萄糖鹽水500~1000毫升、青霉素400~500萬國際單位、維生素C10毫升;或5%葡萄糖液500毫升、10%磺胺嘧啶鈉20~40毫升、5%碳酸氫鈉20毫升,耳靜脈滴注,每日1~2次。
3)對于有肺炎咳喘癥狀的病豬:應內服清肺止咳散50~100克,20%替米考星預混劑10~20克,或枝原靜或強力霉素治療;
4)胃腸炎病豬:內服10%恩諾沙星可溶性粉20~30克,每日2~3次,嘔吐嚴重者肌注愛茂爾6~8毫升;
5)子宮內膜炎病豬:子宮塞入栓劑(醋酸氯己定栓2粒/次,同時肌肉注射抗菌素;
6)乳腺炎病豬:公英散100克,開水沖調,灌服或拌入飼料中,每日1次,連服3~4次。
由于母豬產后發燒情況比較復雜,臨床上應該辯證施治。與此同時,還要加強飼養管理,給母豬飼喂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飼料,搞好圈舍衛生和消毒,做好冬春寒冷季節的防寒工作。同時認真做好仔豬的護理,及時補喂牛奶,減少仔豬的死亡。
產后熱一定要連續治療,避免病情反復。
史老師還就遇到的一則案例:原因不明,發病突然高燒40度以上,皮膚發紅,干便,尿少,不食,喜飲涼水的發熱綜合癥,分享了治療方案:
1)復方氨基比林,交巢穴注射10ml,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2)青霉素16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2只,生理鹽水20ml充分溶解后肌注,一日二次,連用三天。
3)食醋3斤,加熱后加入芒硝200克,用熱毛巾敷乳房,一日二次,三天后消腫。
史老師提到還有注意產后應激,注意附紅細胞體,也會引起高熱,導致母豬的很多問題。
(五)產后子宮內膜炎
史老師提到據一些權威機構的報道及大部分豬場的實際情況,子宮內膜炎是母豬高發病,80%的豬場發生過這類疾病,特別是3胎以上的經產母豬,或多或少都有炎癥,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大,會導致母豬產弱仔,要高度重視,且不容易去根,很難治愈。
1、后備、初產母豬子宮內膜炎
后備母豬發情時子宮頸和陰道口開張、初產母豬分娩過程和產后初期易發生外源性感染;后備、初產母豬還可能發生亞臨床細小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病毒或鏈球菌等造成的內源性感染。
2、經產母豬子宮內膜炎
母豬在分娩、難產、產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時環境不潔、助產時發生產道損傷或未達到無菌操作、胎衣不下、產后惡露等,從而促發母豬子宮內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徹底、輸精未達到無菌操作規范,治療操作子宮沖洗不當也能引發母豬子宮內膜炎。
急性癥狀極易發現,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臨床上子宮炎剛開始都是輕微的,治療不徹底引起反彈,超出子宮角問題,慢慢產仔變少直至不孕。以下為幾類子宮內膜炎癥狀:
(1)急性子宮肉膜炎
母豬食欲下降,體溫升高,頻頻排尿,弓背,努責,從陰門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狀物的分泌物和膿性分泌物,躺臥時排出較多。
(2)慢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
母豬一般無全身癥狀,體溫有時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發情周期不正常,有時發情雖正常但屢配不孕,沖洗子宮時回流液略渾濁,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樣。
(3)慢性卡他性化膿性子宮內膜炎
母豬有輕度的全身反應,逐漸消瘦,發情周期不正常,從陰門流出灰色或黃褐色稀薄膿液,尾根、陰門、腓節上常粘有陰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4)慢性化膿性子宮內膜炎
陰門常排出膿性分泌物,躺臥時較多,陰門周圍及尾根上粘附有膿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沖洗子宮時,回流液渾濁,像稀面糊狀,有時是黃色膿液。
母豬子宮內膜炎治療:
1、全身治療
當患豬伴有全身癥狀如體溫升高、食欲下降時,先進行全身治療,可肌注頭孢拉定或頭孢噻呋鈉1克,鏈霉素100萬國際單位,全身癥狀好轉時再子宮給藥。飼料里加阿莫西林和黃芪多糖或其它好的中藥配合治療。
2、沖洗子宮
當陰戶排出炎性物較濃稠、含絮狀物,產后有惡露時,可用0.2%百菌消溶液500-1000毫升,用灌腸器或一次性輸粗器反復沖洗,清除滯留在子宮內的炎性物。
3、宮內投藥
(1)先沖洗后投藥,同時肌注縮宮素50國際單位,沖洗子宮2-3小時后,用0.9%生理鹽水90毫升,加碳酸氫鈉10毫升、稀釋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投入子宮,連續給藥3天,隔天再沖洗1次。經此治療仍不愈者應淘汰。
(2)直接宮內給藥
當陰戶排出炎性物較清淡,發現較早時可用0.9%生理鹽水100毫升、稀釋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及縮宮素40國際單位直接宮內給藥,連續3天未見好轉的,用0.2%的百菌消溶液1000毫升沖洗。
(六)母豬頑固性便秘
母豬頑固性便秘,是當前養豬生產過程中比較難治的一種疾病。病豬表現為食欲減退或拒食,精神不振,不愿活動,有時臥圈不起,糞球干小似算盤珠狀,病程長的母豬體質比較衰弱,最后體質嚴重衰竭而死亡。
1、母豬便秘原因
1)母豬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虛火旺盛、胃腸蠕動減慢是母豬便秘的直接因素。
2)高溫應激。盛夏季節,持續數日35℃以上的高溫可引起母豬高熱反應,導致水鹽代謝紊亂而發生便秘。
3)缺乏運動。密度過大、擁擠、缺乏運動等也可導致便秘。
4)飲水不足。各種原因引起的飲水不足是母豬便秘的重要誘因。
5)藥源性便秘:現時養豬由于疾病較多,養豬生產者為了預防疾病而采用不定期地向豬群投喂藥物來預防疾病。如為了預防弓形蟲病而在母豬料中加入磺胺類藥物,為了預防附紅細胞體病而在飼料中加入阿散酸及土霉素,在產仔前后加入支原凈等。有些飼料廠家,在做母豬料時為了達到防病目的,而不是考慮母豬本身的特殊性,在飼料中也添加一定劑量的抗菌促生長劑,如金霉素、桿菌肽鋅等。母豬胃腸道長久處于抗菌藥物作用下,必然會造成母豬腸道中水分被過度吸收,菌群失調而出現便秘的現象。
6)熱源性疾病引起便秘,如豬瘟(多見于溫和型)、弓形蟲病及蘭耳病等感染均會造成母豬便秘現象發生。
7)飼料配制不當。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足或過高,沙礫塵土等無機物含量過高,或大量吞食褥草致使排泄不暢而致便秘;特別是缺乏青飼料,能量和蛋白水平過低,粗纖維太高,,微量營養如微量元素、維生素不足也可引起體質虛弱性便秘;另外飼料加工不當、粒徑過大亦可引起便秘。
為何母豬飼料中添加了不少的粗纖維,還是會出現便秘?其主要原因是母豬會產生乳房水腫,如果不針對乳房水腫來解決問題,只在母豬飼料中加高纖維的原料(如:麩皮)結果便秘的問題當然還是無法改善,而且過量添加麩皮還有以下幾個缺點:
a、降低配方的營養濃度;
b、占據母豬胃部空間,減少母豬所攝取的營養;
c、麩皮會產生高量的熱增耗,不但會造成能量的浪費,而且會使母豬體溫升高,更加重分娩后母豬厭食的情形。
2、母豬便秘防治對策
1)合理調制日糧??筛鶕肛i的飼養標準設計合理的飼料配方,滿足不同階段、不同生理狀態下的營養需要,提供合適的能量水平,平衡鈣、磷,并注意有機硒和多種維生素的添加。有條件的養殖場可選用優質的專用飼料。同時可給母豬提供適量的青綠飼料,這樣不但可以增加食欲、補充天然維生素、促進泌乳、預防便秘、還能節省成本。
2)保證充足飲水。飲水缺乏會引起母豬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便秘、代謝紊亂、泌乳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保證母豬有充足、符合衛生質量標準的飲水。
3)適當進行運動。母豬在剛配種1~3周和臨產前1~2周內可減少運動,使之保持安靜,以防遭到意外刺激引起流產或早產。但在妊娠中期(配種20天后至妊娠100天)應讓母豬有適當的運動和光照,有利于促進胎兒正常發育和防止便秘與難產。
4)加強環境調控,減少冷熱應激。豬場應注重環境調控技術的應用。夏季要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要認真落實防寒保暖措施,為母豬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高溫、高濕、寒冷對母豬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也會成為便秘的誘因。
5)合理使用飼料。豬場在預防疾病時要做到科學用藥,以免產生母豬藥源性便秘。不要隨意給母豬飼料中添加藥物。盡量使用母豬專用飼料,不要用肥豬飼料養母豬。
6)適時使用藥物。出現便秘后,懷孕母豬可適量灌服甘油或植物油。產后母豬可適量服用硫酸鈉、硫酸鎂、大黃、人工鹽、石蠟油等。
母豬便秘要綜合飼料、疾病,增加飲水等多方面多管齊下,才能有效解決。
(七)產后癱瘓
史老師提到產后癱瘓是下豬場長發生的疾病,又稱產后麻痹,是母豬分娩后突然發生的一種以四肢癱瘓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癥。不分品種、年齡、胎次及膘情,均可發生。多因飼養管理不當,飼料中鈣磷缺乏或比例失調,運動和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濕等所致。
1、臨床癥狀
母豬產后癱瘓多發生于產后2~5天。表現為食欲減退,病初糞便干硬而少,后逐漸停止排糞排尿。體溫正?;蚵杂猩?。精神萎頓,呈昏睡狀態。病初步態不穩,后肢無力,長期臥地不起,四肢麻木發涼,刺激反應減弱或無反應。肌肉疼痛,呼吸淺表。逐漸消瘦,衰竭死亡。
2、預防措施
改善飼養管理,合理搭配飼料日糧,補充礦物質飼料。加強母豬產前產后的護理,多墊清潔干草。保持圈舍干燥,通風良好。懷孕母豬每天添喂骨粉20克,食鹽20克。
3、治療辦法
處方一:每頭每天補充獸用骨粉20~40克,或乳酸鈣5克,或磷酸氫鈣30~35克。每天分兩次加喂畜禽用魚肝油20毫升,連用10天。
處方二:輸液治療:10%葡萄糖酸鈣50~150毫升,或25%~50%葡萄糖100~250毫升,一次靜注,每天1~2次,連用3天。同時用米酒或溫水擦洗病豬四肢,每天1~2次。
處方三:杜仲25克,續斷30克,當歸20克,狗脊40克,海風藤20克,千年健20克,牛膝20克,川木瓜20克,神曲13克,蘇梗20克,熟地30克,水煎后加米酒100毫升喂服。
處方四:川牛膝15克,川獨活15克,川續斷30克,復花15克,秦艽30克,杜仲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木瓜30克,乳香9克,沒藥15克,大艾30克,荊芥30克,研末拌料喂服,2天1劑,連用3劑。如母豬癱瘓且乳量不足,可加王不留行30克。
處方五:骨粉270克,防己40克,馬前子20克,研末混勻喂服。體重50千克以下豬每次每頭10~20克,50千克以上豬每次每頭20~35克,每天2次,連用7天。
處方六:葡萄糖酸鈣片10片,魚肝油膠丸10粒,每天1次,連喂5~7天。同時一側肌注普魯卡因10毫升,另一側注射維丁膠性鈣20毫升,每天2次,連用3天。
(八)不發情、多次配種配不上
母豬亞健康內分泌失調,導致母豬不發情、多次配種配不上的問題很多,飼養母豬的關鍵是使母豬產后及時發情配種,多胎高產,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在繁殖力,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部分母豬產后遲遲不見發情,既增加了飼養成本,又造成了人力、飼料、圈舍的浪費。
1、產生原因
1)卵巢靜止;
2)內分泌不平衡,當母豬體內泌乳素含量很高時,動情素的量就無法高起來,當母豬的乳量很低時,其體內會分泌較多的泌乳素以利刺激乳汁的分泌,以致離乳后,發情會延后或不明顯。泌乳能力好的母豬,只要營養補足得當,反而比泌乳能力差的母豬容易發情。
3)體脂肪不夠。如果母豬在哺乳期間失重過多,則母豬離乳后就會導致不發情,應提高能量攝入量,不要限飼。
4)多次配種配不上
一般都會想到是子宮炎或陰道炎,但事實上有一個潛在且被大家忽略的因素-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其作用類似動情素,所有母豬會有發情的現象,但當母豬體內動情素過高時,母豬即無法懷孕,所以一直配不上。
2、采取措施
1)保持均衡營養
保持均衡營養和合適的膘情體況是母豬正常發情配種的重要基礎。母豬過度肥胖,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卵巢脂肪浸潤,造成不發情的現象。對這樣的母豬應增加青飼料的喂量,增加維生素添加量;降低日糧的能量水平或減少飼喂量,并加強運動。
由于缺乏營養或妊娠期、泌乳期消耗大、營養水平低等過瘦也可造成母豬不發情。對這樣的母豬應增加維生素、蛋白質和能量的添加量,增加喂料量,以提高營養水平。
2)改善飼養管理,加強運動
不少豬場或限于圈舍緊張或出于管理方便,多把斷奶母豬歸并到一起合群管理,??梢姷揭蜇i咬架、爬跨、爭搶槽位等相互干擾的現象,這種管理方法由于增加了母豬的體能消耗而影響了發情,針對這種情況,最好實行母豬單圈飼養。
3)間歇斷奶和提早斷奶
在哺乳期內,減少仔豬晝夜哺乳次數,可促進母豬發情。生后2—3周的仔豬,每隔4小時哺乳1次,4周齡的仔豬每天吃奶2次,大約經1周左右母豬可發情。為使母豬提早發情配種,可縮短哺乳期,飼養條件好的可于4周齡、一般條件于5周齡給仔豬斷奶,于斷奶1周左右可發情。當母豬哺乳仔豬頭數過少時,可實行并窩,不承擔哺乳仔豬任務的母豬可提早發情。
4)誘導發情
母豬對公豬的求偶聲、氣味、鼻的觸弄及爬跨等刺激的反應,以聽覺和嗅覺最為敏感,誘情就是根據公母豬間的這種性行為來促使母豬發情的。具體方法可以每天早晚用公豬趕追逐或爬跨母豬,也可把不發情的母豬關在公豬圈內混養等,促使母豬發情排卵。
5)乳房按摩
分表層按摩和深層按摩兩種。表層按摩的方法是在每排乳房兩側前后反復撫摩,所產生的刺激通過交感神經引起的垂體前葉分泌促卵細胞成熟素,促使母豬發情。深層按摩的方法是在每個乳房周圍用5個手指捏摩(不捏乳頭),所產生的刺激通過副交感神經引起垂體前葉分泌促黃體生成素,從而促使濾泡排卵。乳房按摩的方法為:每天早晨飼喂后表層按摩5分鐘和深層按摩10分鐘;發現母豬發情后,改為表層按摩5分鐘和深層按摩5分鐘即可。
6)藥物催情
一是激素催情:要慎用
常用的激素有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三合激素等。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含促卵細胞成熟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TH),對母豬催情和促使排卵效果顯著。在母豬情期到來前1——2天用藥,一次肌肉注射500單位,連用2天。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頭豬肌肉注射1000單位。
二是中藥催情
處方一:當歸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小茴香12克、烏藥12克、香附15克、陳皮15克、白酒100毫升。水煎后每日內服2次,每次再加白酒25毫升。
處方二:對月草30-50克、益母草30-50克、山當歸20-40克、紅澤蘭20-30克、淫羊藿30-50克。水煎后內服。
7)疾病防治
對于患過子宮炎或陰道炎而引起的的母豬產后不發情,可用以下方法進行防治:
處方一:25%的高滲滲葡萄糖液30毫升,加青霉素80-160萬單位,輸入母豬子宮后半小時后再配種。
處方二:氯化鈉1克、碳酸氫鈉2克、葡萄糖9克、蒸餾水100毫升(先滅菌后再加碳酸氫鈉)配成藥液。用此藥20——30毫升,加青霉素80-160萬單位、鏈霉素0.5克,注入母豬子宮半小時后配種效果較顯著。
8)適時淘汰
母豬應淘汰的情況 :
1)初發情延長 :270天, 斷奶至發情延長 : 30天;
2)豬群的平均以下成績 :3-5產累計:26頭以下, 5-7產合計:25頭以下;
3)死胎多 : 6產以上老母豬連續2次出現死胎時;
4)習慣性返情:連續2次返情, 總返情次數3次;
5)老齡母豬的成績低于初產成績時,但分娩窩數少時暫保留;
6)肢體不良母豬,配種時公豬支撐力弱的母豬,采食競爭時嚴重掉隊的母豬;
7)累計2回共分娩3頭以上弱仔(1kg以內)時 : 存活率低下。
(九)低溫癥
臨床上常出現低溫問題,特別是冬天,不發燒,不吃食。
1、低溫癥癥狀:
1)母豬妊娠后產子后有時出現偏低,常處于37.5℃
2)不吃料,能喝水,耳及四肢末端發涼
3)瘦弱,被毛粗亂,肌肉顫抖,結膜蒼白,不愿運動,喜臥地
2、低溫癥病因:
1)多發于寒冷季節:冬天要做好母豬保溫,做好墊料不讓母豬在水泥地板上過冬,漏風地板要防賊風;
2)由于妊娠期或產后飼養管理不良,營養不全,導致母豬營養失調,體內熱量不平衡引起的;
3)天氣突變,寒冷等應激因素和體質虛弱是發病誘因;
3、低溫癥防治:
1)肌肉注射0.1%腎上腺素1-3ml和安鈉加肌注2-10ml,每日一次。
2)注射黃芪多糖或者細胞轉移因子和干擾素
3)口服紅糖水,或靜注10%葡萄糖300-500ml,加10%Vc5ml,每日一次
4)飲水:電解多維+葡萄糖+黃芪多糖,7天
5)提高營養標準,加強科學管理,除去應激因素
6)豬舍保持清潔衛生,干凈,干燥,保溫和通風
(十)難產
1、難產產生原因:
1)豬的臍帶較母豬子宮角為短,因此在分娩的后期的三分之一階段,由于臍帶在未排出時已斷裂,如果由于母豬貧血,疲倦,無力收縮,無法將仔豬及時排出,仔豬在5分鐘內即會因窒息而死。
2)熱應激。
3)貧血或疾病。
2、難產預防方法:
1)提高母豬營養量及預防貧血現象;
2)在母豬飼料中添加優良的有機鐵,以增加母豬腹部的收縮能力;
3)降低熱應激,減少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
4)重視分娩舍的消毒。
遇到難產要矯正胎位,進行適當的助產。
(十一)胎衣不下
母豬產后無力,產后虛弱,產后體溫低,受疾病影響如藍耳病等易引起胎衣不下。胎衣和子宮連接處沒有生長成熟,不能應時自脫,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母豬臨產時,受冷風襲擊,致血道閉塞或因胎兒過大導致胎衣不下。臨床上可營養一些中藥或子宮栓劑治療。
以上為史戰利老師公開課節選,內容之詳實,可作為母豬產前管理和產后疾病防治的百科全書,所有聽眾朋友一定和我一樣深切感受到了史老師滿滿的誠意。聽完整的史老師公開課錄音回放,可關注康大夫好獸醫(kdfhsy)微信公眾號后,點菜單“公開課執考--專家公開課”馬上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