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執著苛求一個目標•健康養殖永遠是種雞場和商品雞場唯一的生產、經營、發展和管理目標。•對種雞場來講,健康養殖推動并實現良種繁育,終極目標就是健康的雛雞,重點關注的是種雞生產性能的發揮和種群凈化。•對商品雞場來講,健康養殖推動并實現的是食品安全,重點關注的規范用藥和有效的疫病防控,實現食品無藥殘、無病殘。
•同時我們所倡導的健康,還包括:節能、環保、低碳、人身安全、設施安全和生產安全等。
聚焦打造兩個體系•生物安全體系,這牽扯到場址選擇、雞場設計與建筑、綠化、美化、硬化、凈化。重點關注的是消毒(消滅病原)、隔離(避免二次或再次污染,這會牽扯到人員、車輛、老鼠、鳥、其他危險性動物和生物)。
•環境控制體系,給雞營造合適的、舒適的生存、生長和生產環境。這會牽扯到供暖、加濕、通風、降溫、供電、供水、供料、報警等系統。環境控制的原則是以雞為本,要拋開人的主觀主義和習慣,多替雞感受、多“看”雞說話、多為雞調整。
時刻關注三個重點•吃一口(關注飼料品質和性價比、聚焦霉菌和霉菌毒素問題)。•喝一口(關注飲水質量、定期化驗水質、從硬度、酸堿度、含氟量、微生物是否超標來評價飲水的安全性)。
•喘一口(良好的空氣質量,O2>19.6%,NH3<10ppm、如果>20ppm呼吸道粘膜損傷等,CO <10ppm、如果>100ppm造成肉雞缺氧,CO2 <3000ppm,相對濕度45%-65 %,可吸入性灰塵<3.4mg/m3)----這才是飼養管理的關鍵內容。
不斷強化四項管理•無縫隙管理模式,主要是指責任無縫隙,交接、交流、交叉,很多時候我們只做了交接,而沒有交流和交叉,結果就是管頭不顧腚,難免出現太多的漏洞。•三位一體管理模式,溫度、濕度、風速。三者不同的組合照樣能給雞帶來同樣的感受---舒適就行。•循序漸進管理模式,避免環境控制中的跳躍性、跨越性操作。脫溫、通風、濕簾使用、換料等等。
•不后悔管理模式,把知道的做了、把能做的都做好了就行。這就像考試,不求超發揮、但求正常發揮就行,把會的答對了就不后悔??蓜e等出欄后總結,總有那么多的失誤和錯誤在內心糾結、懊惱。
用心摸透五種脾氣
•自己的脾氣,我們大多習慣于用權力管理、用制度管人,說到家,我們不是在管人,是在“熊人”,發脾氣成了家常便飯。其不知,發脾氣是讓別人反感、讓自己難堪的一種壞習慣。優秀的管理者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會引導被管理者的情緒向好的方向轉化,管理中的情緒成本是很高的,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發脾氣的危害,常不以為然。管好自己的脾氣、是提高管理質量、管理好團隊的基礎和保障。
•員工的脾氣,不要誤以為員工都是綿羊,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他們也有七情六欲、他們也有自己的心事、心情和脾氣,一味的要求和打壓,并不會讓員工變得更開心和更溫順。對待員工要主動交流、懂得傾聽、學會理解和尊重。只有摸透員工的脾氣、多關注他們的“訴求”、才能因勢利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天爺的脾氣,隨著最近幾年極端氣候的頻發,我們要在密切關注天氣預報的前提下,多關注季節變遷和氣候變化給養殖帶來的影響,更要時刻注意防范極端天氣下如何保證養殖的安全與健康。大雪、霧霾、暴雨、狂風、高溫高濕、低溫干燥等都是養殖的災害天氣,我們要是沒有足夠的應對措施和經驗,就會經常被老天爺“折騰”。
•設備的脾氣,規?;B殖的亮點在于機械化和自動化,但由于從業人員大都缺乏對機械、機電和自動控制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我們的短板就會在規?;B殖中凸顯出來。因為不了解設備的脾氣,我們在設定和使用中往往有很多的偏差和誤區,于是人為的應激成為魔咒,條件好了,反而不會養了,這也是很多規?;B殖場和養殖公司屢屢失敗的根本原因。自動+手動+變動!
•雞的脾氣,養雞如同養孩子,沒法用語言溝通,只好靠觀察,靠專業化的分析,來評估雞群的健康狀況、了解雞的需求,這樣以雞為本才不會落空。不摸透雞的脾氣,養雞就難免被絆倒地。
全面落實六項措施•員工招聘,喜歡、需要、勝任、上進。•員工培訓,應知、應會、規范、標準。•現場指導,傳授、指導、矯正、創新。•績效考核,積極、上進、領先、優秀。•成本控制,節儉、節能、降耗、效率。
•品牌建立,安全、健康、品質、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