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眾所周知,現在的規?;B殖場,均面臨環境控制的巨大挑戰。尤其是入秋以后,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目標溫度和通風量。而進入冬季后,氣溫降至最低,開始進入最小通風階段,需要協調好冬季雞舍保溫和通風的矛盾。
舍內環境控制
我們需要考慮家禽的生理需求與外界環境規律,這是前提。應圍繞“適宜、穩定、均勻”的環境控制原則進行管理,為雞群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與生產環境。但要想實現雞舍環境的適宜、穩定、均勻,將會受到雞舍結構、通風供暖設備、雞群日齡變化、季節天氣變化、飼養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特別是秋、冬季節,更需要認真掌握雞舍環境控制的原理和各種管理方法。今天跟大家著重分享,如何為雞群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
環境穩定,我的理解是時間上的穩定,目的是讓雞群每時每刻都處于適宜的環境當中,包括晝夜時間內的穩定、循環時間內的穩定。
1.實現晝夜時間內的穩定
秋季是一個晝夜溫差大的季節,北方的秋季一天中大約可分為4個溫度期:
升溫期(6:00~12:00):防止通風量過大、風速過大導致雞群不適應,注意觀察雞群是否縮脖呆立,若發現同一棟舍內,上午雞群較下午雞群精神狀態差,便可懷疑為通風量過大導致雞群不適應的表現;
高溫期(12:00~17:00):注意通風降溫,確保雞群感覺舒適,并將舍內的粉塵、污濁空氣等排出;
降溫期(17:00~24:00):逐漸降低通風量,但要保證舍內空氣質量;
低溫期(0:00~6:00):可以采取間歇式通風,防止雞群長時間受到冷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