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蛋雞在產蛋高峰前期,要特別注意加強飼養管理,采用科學的方法保障雞群正常生長,確保蛋雞在產蛋高峰時期的生產性能。產蛋高峰前期飼養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產蛋雞能充分發揮產蛋遺傳潛能,維持較長的產蛋高峰期,提高養殖蛋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適時科學轉群
蛋雞入籠工作最好在 18 周齡前完成,以便使蛋雞盡早熟悉環境,過遲轉群易使部分已開產雞停產或使卵黃落入腹腔引起卵黃性腹膜炎,影響蛋雞的產蛋性能。
據生產實踐,在蛋雞轉群上籠前應免疫接種新城疫疫苗、減蛋綜合征滅活苗等疫苗。 蛋雞產蛋期間應停止各種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以免引起產蛋量下降和產軟殼蛋。 另外,蛋雞入籠后最好進行一次徹底的驅蟲工作,對體表寄生蟲,如螨、虱等可用噴灑藥物方法驅殺;驅除體內寄生蟲可內服丙硫咪唑 20 ~ 30 mg / kg 體重或用阿福?。ㄏx克星)等拌料服用。
2 減少應激因素
高密度養殖應激、熱應激、噪音、強光驚嚇等應激均可影響蛋雞的產蛋性能,蛋雞的正常產蛋周期是每隔 26 h 產蛋一枚,應激可明顯影響蛋雞排卵周期,促使體內釋放過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改變激素平衡,影響采食量,促使肌肉和骨骼分解,從而影響產蛋性能。
據生產實踐,經常處于應激狀態下的雞群免疫力低、抗病力弱、產蛋性能明顯下降。 許多常見的蛋殼表面缺陷大多是蛋殼腺受到強烈應激的結果,“鈣斑”、“花殼”和“白堊狀蛋殼就是由于鈣鹽沉積過多造成的。 應激蛋雞群還容易生產薄殼蛋,多因炎熱氣喘(呼吸過度)導致酸堿平衡紊亂所致,喘氣還可導致肺內二氧化碳損失過多,血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導致血液 pH 更偏堿性,減少血液中的游離鈣含量,從而容易產出薄殼蛋、軟殼蛋。 因此,在轉群、免疫接種前可在蛋雞日糧中適量添加多維生素、抗菌素以減輕應激反應,適時轉換為產蛋料,一般可在 18 周齡時開始飼喂產蛋雞料,20 周齡起開始喂用產蛋高峰期料,可在飼料中適量添加多維素等,以滿足蛋雞產蛋高峰期的營養需要。 飼養管理方面,應采取自由采食方式,始終保持料槽有充足的飼料,并供給充足飲水。
3 創造良好環境
育成期蛋雞養殖一般可采用自然光照法,18 周齡時,如果雞群體重已經達到標準,則可每 2 周增加光照時間 30 min,直到產蛋率達到高峰時光照時數達到 15 ~ 16 h / d 為止。 如果雞群體重較輕、發育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時推遲至 20 周齡時增加光照時間。 蛋雞在產蛋期間光照的原則是不能縮短光照時間,不能減弱光照強度。
另外,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為蛋雞創造舒適的環境條件,產蛋雞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 13℃ ~23℃,冬季保持在 10℃以上,夏季保持在 30℃以下,室內空氣流通、防止各種噪聲,保持環境和喂料、飲水、光照等穩定性。
4 科學合理補鈣
蛋雞在產蛋期需要大量的鈣、 磷, 其中約有90%鈣質用于骨骼和蛋殼生成,約有 80%磷質同鈣一起構成骨骼,其余鈣、磷則分布于全身各組織中,蛋雞的蛋殼約占蛋重的十分之一,其中 90%為碳酸鈣。 一枚重約 50 ~ 60 g 的雞蛋含碳酸鈣 4. 5 ~ 5. 4g,按鈣的利用率為 60%折算,每產一枚雞蛋約需碳酸鈣 10 g,折純鈣 3. 5 g。 但雞體內的體鈣只有 15 g左右,按照產蛋需要,母雞體內(包括骨鈣)僅夠產 3~ 4 枚蛋的所需鈣,所以需要大量補鈣,但補鈣時應注意以下二點。
一是忌喂生骨粉。 由于加工骨粉的生產工藝有所不同,其產品質量差異很大,所以有蒸骨粉和生骨粉之分。 蒸骨粉是經加工處理后,除去大部分蛋白質和脂肪,又經榨壓、干燥、粉碎而成的產品。 蒸骨粉為白色或銀灰色,無異味,含鈣 30%、磷 14. 5%、粗蛋白 7. 5%、粗脂肪 1. 2%以上。 生骨粉則是在設備簡陋條件下生產的一種劣質骨粉。 是把雜骨簡單沖洗后用大鍋蒸煮數 h,不加壓、不脫膠,曬干粉碎而成,有特殊臭味,呈黑色或暗灰色,含鈣 23%、磷10. 5%、粗蛋白 21%、粗脂肪 5%左右。 如果用生骨粉長期飼喂蛋雞,由于未經高溫高壓處理,骨鈣與骨膠結合在一起,吸收利用率遠低于蒸骨粉。 飼喂時間較久則會引起雞體內鈣、磷比例失調,導致蛋雞產蛋性能下降,給養雞生產帶來經濟損失。
二是最好選擇粗粒鈣源。 蛋雞產蛋期間,日糧中添加鈣質應以貝殼或粗粒石灰石的形式供給,因為這種粗粒鈣源在肌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對加強蛋殼形成和蛋殼強度效果較好。 石灰石粉或天然碳酸鈣一般含純鈣 38%左右,是補充鈣質最廉價的礦物飼料。 采用貝殼粉作為鈣源飼料時應注意優先使用海濱多年堆積的貝殼,因為經長時間堆積,其中附帶的有機質已經消失,雜菌較少。 一般貝殼粉含碳酸鈣 96. 4%左右,折合含鈣量 38. 6%。
5 加強疫病防控
蛋雞在臨近產蛋高峰入籠后,可在飼料或飲水中適量投放抗菌素,如氟哌酸、環丙沙星、慶大霉素等,每隔 4 ~ 5 周投藥 1 周,以預防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腸炎等。
養雞舍要加強衛生管理,執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堅持帶雞消毒和環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傳入。 密切注意產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標準,密切注意外界環境對雞群的任何微小影響等。